第二百一十五章:刀枪又相向(1 / 2)

乱唐 五味酒 3396 字 1个月前

秦晋打马赶往兴庆宫,半路便听到有人在呼唤于他。勒马驻足回望,却见一人打马急追而来,却是太子李亨的贴身宦官李辅国。

李辅国的名字秦晋在史书上的名声也算如雷贯耳,此人在玄宗朝时籍籍无名,但在肃宗李亨继位以后却大放异彩,先是仗着肃宗的宠信,对失去了皇位和权柄的李隆基百般折辱刁难,甚至还把曾经权势赫赫的高力士发配岭南。到后来更是无法无天,趁着李亨卧病在榻的机会,发动宫变诛杀了张皇后,可怜李亨堂堂皇帝竟在病榻上惊惧而死。

在中晚唐的历史上,李辅国在宦官中是个承上启下式的人物。唐代宦官当政,甚至可以废立天子,正是由此人开的先河。

因此,秦晋对此人的感官实在坏极了,甚至比同为宦官的边令诚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是此时此刻,在李辅国的身上还看不到史书上那个权阉的影子。

“中郎将慢些走,太子殿下也赶了过来,请中郎将等一等!”

秦晋暗暗着急,心道,李亨在东宫居中调度就是,又何必身履险地,亲自到兴庆宫去呢?要知道刀剑无眼,万一中了流矢,那可是塌天的大祸。

但太子毕竟是太子,是将来的天子。秦晋便耐着性子,停下来等着李亨。

他不清楚李亨又生出了何等心思变化,但直觉使然,总觉得在自己离开东宫的这片刻功夫里曾发生了一些为他所不知道的事情。

“中郎将可知太子因何变了主意?”

原本李辅国在外臣面前从无一句多嘴之言,但今夜却一反常态。秦晋正好也好奇,便道:“还请指教!”

李辅国的笑容里似乎有些不甘心,“指教不敢当,就是太子殿下耳根子软,奴婢实在怕,怕殿下又受了蛊惑……”说到一半,他竟欲言又止,继而又摆摆手,“不说了,不说了,说多了还以为奴婢在搬弄是非!”

秦晋被弄得一头雾水,心道,果然有事发生,但究竟是何事呢?

很快,答案揭晓,跟在李亨身后亦步亦趋的竟然是阉宦程元振。

李亨见到秦晋错愕的表情,便主动与之解释:“中郎将不必奇怪,程元振是主动来投,正好可以拿它做个表率,以收百官之心!”

秦晋当然知道,李亨说的是肺腑之言,并没有对他遮遮掩掩,这诚然是好事一桩,然而却想的有些过于简单了。

用程元振做幌子,以示肚量,对前事既往不咎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李亨却忽略了程元振身上的斑斑劣迹,仅仅是今次“压胜射偶”一案,便冤枉了成百上千的官吏,这些人对程元振早就恨之入骨,就算那些还未及被牵连的人,恐怕也不希望如此奸诈卑鄙的阉人得到宽恕与放纵。

毕竟谁也不想在今后的某一天,再被这个阉宦无端牵连,身遭不测。

可以说,在当今天子有意无意的下,程元振这条疯狗将他的作用和价值发挥的淋漓极致,但在取得了天子的信任和重用的同时,也使得他的人缘在短短十几天的功夫里,丧失殆尽。

如果太子宽恕了一个与之做对,声望又颇高的人,当然便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可这个对象现在换成了程元振,只怕会有反效果。

但劝谏之言,秦晋又不方便说,一旦说了,恐怕又会被人误会成携私报复。

秦晋暗暗憋气,想不到就连兵变也要处处掣肘,太子李亨诚然也算有为振奋的储君,但还是失之于纸上谈兵了。

“如何?中郎将可有异议?”

李亨既然问的直接,秦晋便不再将想法掖着藏着,而是直言道:

“殿下,程元振此人不可留。”

秦晋的话才说了个开头,却有一马飞驰而来,马上骑士高声疾呼:“前方可是中郎将?天子有敕令颁下!”

这一声呼喊让所有人都愣了一愣。

也就在愣怔的功夫,那名骑士已经奔到了近前,这是神武军的探马。

“天子敕令!”

秦晋一把从探马手中抢过了天子敕令,刚刚展开,却听一人厉声斥道:“秦晋无礼,太子殿下在此,还不快将敕令呈送殿下?”

程元振的声音适时响起,秦晋的心头生出阵阵厌恶,这个人不论何时何地都想刷存在感,这才刚刚投了太子,便又急着咬人了?

可惜太子不是李隆基,他即便需要一条狗,也不是程元振。

果然,李亨并不受程元振的挑拨,“中郎将尽管看便是,天子敕令都说了些甚?”

李亨并不关注秦晋行为的细节,他关注的是天子敕令都写了什么,他急于知道父皇还有什么翻盘的手段。

秦晋应诺,唰的一声展开了墨迹未干的敕令,冲程元振冷笑了一声:“程元振,还不束手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