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花开路转时(1 / 2)

乱唐 五味酒 4264 字 1个月前

郑显礼意识到自己的建议太过孟浪,便长长叹了口气。

“还不是急的没了办法?”

提起此事,秦晋也是一阵气闷,这件事他一直倾力筹谋,到头来竟似又回到了起始点。

“且先做好眼前吧,神武军、军器监都是百废待兴啊!”

“只能先如此!”

郑显礼辞别秦晋,返回军器监。

三日后,高仙芝的处境愈发不妙,天子已经下令查抄了他在长安城的府邸,同时朝野上下的传言也沸沸扬扬。然而,于秦晋而言却不全是坏消息,军器监处传来了好消息。

“神臂弓”仿制成功,郑显礼带着领衔造弩的老工匠兴冲冲来了禁苑神武军驻地。

秦晋得知重弩试制成功,不禁击掌释然,总算了却一桩心事。

“走,校场试射一番去!”

郑显礼急,秦晋比他还急,恰巧裴敬也在,便跟着一同到校场去观看这种既小巧又威力不减的新式重弩。

一行人来到校场,郑显礼从老工匠那里接过了“神臂弓”,弩头向下,以脚踩住铁质的蹬环,躬身以脊背之力拉动弩弦,挂在铜制的牙发之上,然后又从箭囊中抽出了一支七寸五分长的木羽箭,至于弩身箭槽内。

手指扣下牙发机括,弓弦震颤,羽箭破空,秦晋只觉得双耳骤然一紧,疾射而出的木羽箭已经深深没入三百步开外的人形木桩之中。

紧接着,郑显礼手中动作不停,拉动弩弦,装好木羽箭,扣动牙发机括,羽箭激射而出,动作如行云流水没有半分阻滞。一连五箭,箭箭中的,皆没入木桩三寸有余。

在场之人无不击掌喝彩,既为“神臂弓”的威力如此劲猛,也为郑显礼的射术如此精湛。寻常弩手,百步开外射击人形木桩,十中其三就已经十分难得,郑显礼连射五箭,箭箭射中,这等射术任何人见了都要由衷的数一数大拇指。

射毕五箭之后,郑显礼将“神臂弓”交在秦晋手中,亦不由得啧啧赞道:

“好弩,军中重弩,某至多连射四箭,这把弩既轻便又劲猛,若是大量装备唐军,当如虎添翼!”

说罢,又兴奋的转头对那老工匠说道:“军器监何时可造出五千把这种重弩?”

老工匠面有难色,“此弩制造方法要比军中的蹶张弩复杂了不少,所以耗时也多了不少!”

郑显礼又道:“弩坊署在籍的工匠有千人之多,造出五千把这种重弩,有十天半月还不够?”

“实话说,不够!”

老工匠显然不善言辞,再想不出什么委婉之辞,憋得满脸通红,情急之下便直接说了出来。

秦晋在老工匠闪烁的言辞中发觉,弩坊署似乎有难言的隐情。

裴敬再长安日久,对官场隐情比秦晋更熟,立即就明白过来,便道:

“这也挂不得老工匠,军中有空额,弩坊署中同样也有人挂名吃着工匠的空额。老工匠,你且直说,弩坊署中实有可堪一用的工匠多少人?”

老工匠这才吞吞吐吐道:“实不相瞒,能上手造弩的不超过百人。“

听到弩坊署可以上手造弩的工匠竟然不满百人,郑显礼原本还有几分笑意的脸顿时就黑了下来,现在他可是军器监丞,虽然只是监的属官,但却一手操持军器监中的庶务,怎么还能再容忍有人从他这里吃空额?

秦晋的关注点并不在吃空额的工匠上,这件事自有郑显礼去操心,他更关心的是,现有工匠若要造出五千把“神臂弓”要多少时日。

“老工匠只说,以现有人数,造出五千把要多少时日?”

老工匠掐着手指计算了一阵,“将军手中重弩是集合十名最有经验的工匠合力制成,若以弩坊署工匠批量打造,速度至少要慢了一倍,五千把弩总要一年之期。”

秦晋顿觉失望,现在的形势瞬息万变,一年以后是什么情况谁都不知道,就算将数目减半,也还要半年时间呢,他怎么可能等得起。

郑显礼也咋舌连声,“一年后,甚酒菜都凉了!就不能设法加快速度?”

老工匠无奈摇头,“一年之期已经是往快了说,这还是桑木胎牛筋等物均现成可用,否则就要三年之期!”

郑显礼的说法倒给秦晋提了醒,心中一动,便问那老工匠:“‘神臂弓’最复杂处在哪个关节?”

说起制造重弩的方法,老工匠明显就自信了不少,双手比划着向秦晋一一描绘。

“这种重弩与军中重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弩弓的制造工艺,军中重弩仅以一整块桑木胎刨制,压制成型即可,将军手中的重弩却要以数层刨制好的桑木贴合而成,每层之间又要粘以牛筋,然后重压数日方可成型。再有,此弩弓弦的制造方法比之寻常弓弩也要复杂,以多股麻丝牛筋搅制而成……”

老工匠越说越详细,秦晋听得明白最关键处,便挥手将其打断。

“秦某这里有个法子,倒可一试,若在制作流程上细化分工,或可提升效率。”

老工匠有些迷糊,听不懂秦晋的法子,秦晋便简明扼要的解释了一番。

所谓细化分工,是秦晋前世大规模生产的基本方法。弩坊署的工匠虽然仅仅有百人之数,可是如果科学分工,效率提升至少当在五倍或者更多。

老工匠听得仔细,虽然口拙但心思却很是灵活。

“将军的意思,将弩坊署百人工匠细分若干,分别制作弩弓,弩弦等物,然后挂弦组装,可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