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当卢(1 / 2)

深秋,浓重的白霜落下来,染白了地面,乍一看上去,似乎下了一场雪。

村东边,太阳尚未爬出地平线,上工的号子声就响了起来,度假村工地瞬间活了过来,打桩和搅拌机的声音,也随着一阵东风飘到村里,引得无数人抬头东望,一间间临时板房整齐排在女郎山下,蓝色的房顶与山上燃烧般的火炬树连成一片,所谓冰火两重天。

这座名义上叫山,实际上方圆不到一里的大土包,却让度假村有了倚靠,成为依山傍水的形胜之地。

就像二十年前,谁也不敢想象中国能有如此快的发展一样,吕家村的人也没想到,过往摆在眼皮子底下都不带眨眼看的荒土包,十多年前为了防止水土流失种上的麻烦不断的火炬树林,竟然成了县里的风景名胜之一。

其实吕家村不少人,尤其责任田在所谓女郎山下的村民,都起过趁着冬天一把火烧了火炬树林的想法。

因为火炬树是外来树种,缺乏足够的天敌,发达的根系不断入侵周围的农田。

太阳渐渐爬上地平线,大批车辆陆续进入吕家村,一部分三轮车或者挂拖斗的摩托车直接进村,大部分汽车去了东边。

隔着一个度假村工地,不少人下车,对着火红色的女郎山指指点点,还有人直接架上相机拍照。

就在这个深秋,在青照县的大力宣传下,竟然有不少人专程从其他乡镇过来,来品赏这霜山红叶。

吕家村老村门口,古朴的老式牌坊已然竖起,实木制成的牌匾上,吕家村的字样清晰可见。

再往里,很多摊贩支起了摊子,稀稀落落摆在集街两边。

从这个月开始,吕家村正式恢复吕家村大集,阴历逢一和六开集,提前为民俗文化村预热。

以前官道从吕家村走的时候,吕家村大集一度兴盛,那也是解放前吕家村日子最好过的一个阶段,大集和官道交易让吕家村的人有财力兴建全砖石的房屋,而不是草顶土坯屋。

但吕家村大集消失了几十年,赶集的人无论买还是卖,都受强大的惯性支配,哪怕吕家村给出各种摊贩优惠措施,过来的摊贩数量仍然不多。

不过也有个有利条件,吕家村如今名声在外,吸引力其实不小,临近的马家村、刘湾村和张湾村也没有大集,聚拢买方相对容易一些。

消费者多了,不用愁没有卖货的人。

大集上卖东西的人不多,过来闲逛游的人却不少,此时不少人都聚集在一家老式青砖屋门口上,看着门口老中少三个人瞎忙活。

“好了!”头发花白的吕振丁一声令下:“开模!”

吕建仁伸出手来,接过吕冬递上的小锤子,轻轻敲开外模,有裂缝打开,里面透出一丝金光。

“金的?”有围观的人惊讶。

另一个人盯着看:“真是金黄色的。”

吕建仁不管周围的议论纷纷,连忙打开模具,露出里面金黄色的铸件。

吕冬蹲下来,仔细看上一眼,问道:“成了?”

铸件基本凉了,吕建仁轻轻拂过,去看手工铸造上经验丰富的吕振丁,吕振丁敲了敲,又翻看一遍,说道:“成了。”

吕建仁问吕冬:“照片呢?”

吕冬掏出洛庄汉墓出土的黄金当卢照片,递给吕建仁,说道:“七叔,外观相似度很高。”

吕建仁接过照片,对比着看了一下:“还得打磨。”

人群中有人喊道:“老七,你从哪弄了这么大一坨金子?还铸了这么个玩意。”

吕建仁随手捡起指甲盖大小的一片下脚料,扔给那个人。

那人接住就咬了一口,接着“呸”一声吐出口唾沫,又扔了回来:“狗日的,这是黄铜。”

吕建仁没说话,跟吕振丁一起,打磨起刚铸造好的黄铜当卢。

有人看过电视上的报道,问道:“座山雕,你弄墓里出来的东西干啥,不嫌晦气?”

“这叫当卢!”吕建仁摆出一副文化人的嘴脸:“你们不懂,洛庄汉墓出土的这个样式,古代国主才能用!”

他的胡话随口就能扯起来,拍着手里的黄铜当卢说道:“这代表富贵吉祥!”

附近的人都知道吕家村的座山雕的厉害,当即有人喊道:“你不会想拿这个,把墓里挖出来的那个换了吧?”

吕建仁带着几分不屑,说道:“想吃牢饭,你自个去。”

铸造好的黄铜当卢还需要打磨抛光,吕建仁和吕振乙俩人又忙活起来,吕冬充其量就是个看热闹的,偶尔打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