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大幕拉开(二)(1 / 2)

在人类不算久远的空战史上,当空战距离在视距内的时候,对空战胜负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两项指标是度和高度,空中感知则被视为飞行员的个人天赋没有引起过重视。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空战中度的含义逐渐变成了飞机的加度,高度也变成了飞机瞬间改变高度的能力(爬升率),空战的交战距离更是越来越接近人类视界的极限,因此由各种辅助类电子设备所决定的空中感知在空战中的地位愈重要起来。

苏联和美国针对空中感知这个决定空战胜负指标中后起之秀,迈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

在有限的机体上,苏联选择了强化飞机的加度、爬升、盘旋等硬件指标,把空中感知这个指标交给了性能良好体积庞大的地面雷达,从而诞生了整套的苏式防空方式——地面阶梯引导,空中分段截击,飞机更是分类成注重格斗的前线的战斗机和注重航程的远程截击机。

而美国则走上了均衡展的道路,试图在有限的机体上平衡度、高度、空中感知这三项指标。

不过限于彼时技术的展度,当初在越南战场上双方第二代战斗机的交锋中价格昂贵、体积笨重的鬼怪经常被灵巧、廉价的米格调戏得死去活来。

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苦苦憋大招的美利坚终于在以f14、f15、f16为代表的第三代战斗机上迎来了收获期,在空战逐步迈入视距的时代里,美式战机最终将决定空战胜负的三大因素度、高度、空中感知较为均衡的融为一体。

在目前美国开启预热的第四代战斗机研中,除了继续强化传统的度(巡)、高度(可变尾喷口)之外,重点就是进一步获得空中感知的优势,这次美国甚至把设计指标的对手定位成庞大的地面警戒雷达,飞机的隐身设计就是达成这种目标的具体手段。

作为这颗星球上最顶尖的那群飞行员,宁雷自然明白美国大张旗鼓展隐形飞机的好处,说不羡慕那是扯淡,但限于共和国的工业现状眼下有f14可飞宁雷就已经很知足了。

除了偷偷的流流口水眼热之外。宁雷不认为自己能在职业生涯中飞上这种隐身战机,这种思想一直维持到宁雷从唐婉那里得知远嘉筹备建设5平方米的微波暗室方案之前……。

5平方米的微波暗室完全可以看成一间有着25米乘2米边长的矩形单体大房间,以宁雷的职业特点来说,看到微波暗室这四个字的第一眼绝对不会想到什么传呼、通信之类的玩意。几乎是本能在得到消息的瞬间宁雷就把f14战斗机的数据套了进去。

嗯,机长19。1米、最大翼展19。54米扔房间里完全是富富有余嘛,家里那个小家伙打算做什么?

想了想梁远这几年中所创下的那些光辉往事,然后宁雷就开始不淡定了!!

在国内,哪怕其他厂所正经八百的打个报告申请建设微波暗室。明目张胆的高调宣称我要研下一代隐身战机,宁雷都不会如此激动。

飞过共和国喷气式战斗机所有型号的宁雷自然对国内厂所的能力心中有数,比如高指标的歼九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宁雷可是清楚无比,而对国产战斗机的质量到底如何宁雷甚至比研的厂所更有言权。

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梁远在航空领域的几次大动作都给宁雷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不提f14战斗机和a7攻击机入华,单单围绕着被国内视为烫手山芋的p75项目,梁远甚至连怡和这种老牌财团都给收拾了,这根本是一般人想象都无法想象的事情。

不得不说梁远在商业上无往不利的记录严重影响了宁雷的判断能力,确定了远嘉成立1所并有了研隐形战斗机的迹象之后。宁雷心中的期盼猛地拔高连训练的心思都没了,简单的和基地做了交接汇同来科技园确定传呼生产事宜的熊伟信一并到了盛京。

宁雷过来时暗下决心,如果远嘉真有研究隐身战斗机的意图,宁雷打算竭尽全力拍平所有阻力把梁远拉下水,在宁雷看来如果自己的服役生涯中真有机会飞四代重歼,把希望寄托在远嘉身上肯定比寄托在别的院所靠谱的多。

毕竟从根子上看,四代重歼的有无问题其实还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钱的问题在梁远手里的往往都不是什么问题。

此时的宁雷自然无法想象,哪怕没有远嘉的存在二十多年之后共和国的四代重歼依旧会准时的翱翔在苍穹之上。

梁远看着宁雷十分少有的情绪波动,知道宁雷误会深了。自己若不是讲个一二三四五出来这事儿怕是没法糊弄过去。

对于梁远来说搞了一个这么大尺寸的微波暗室出来,若说没有半点研隐身飞机的意思也是扯淡,但在梁远的计划里,就算远嘉投入到下一代战斗机的研也绝不是现在。更不会拿宁雷预想中的四代重歼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