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四章:民之殇(1 / 2)

唐氏族人个个练武,收入一号修炼场的只是家族最优秀的一批作为重点培养,但宗学、宗所甚至那些不学无术的二世祖都有必须筑基的最低要求。

这也意味着即便最酒囊饭袋的唐氏后人也得有凡人境巅峰的修为,在拥有本脉功法通天诀的前提下,即使初学乍练也比一般的平民武者强上好几倍,加上营养均衡与灵食供养的强壮身体,这个战力差还要翻上几番。

只不过宗学与武堂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拥有七大学派,有杂学、术数、农学、医学、冶造、武道研究、政经。

宗学学子除了修炼意外还得从七大学派中挑选一门或几门专业进修,这让这群学子的进度会比一号修炼场的族人慢上少许,但大多也在二十岁便突破蜕凡。

宗学学子的数量要远远超出一号修炼场学员的数量,而武堂修炼场的毕业学员们,首先就是要供给分宗宗主,然后才是给族子当家臣,这就导致修炼场每年的结业学员都不够分,要知道唐氏光光分宗就超过两百,还有那么多嗷嗷待哺的族子与学员,每年收拢的千把个孤儿便是全培养成武者,这群人也有办法消化一空。

但事实是,一千个平民中只有一百个能成为武堂修炼场的学员,这还是将筑基标准放到十三四岁以后的结果,要是唐氏子弟敢十三四岁才筑基,不论嫡庶大概都会被律所抓去好好惩治一番。

这样的生源积累直接导致唐氏那些刚刚出户建府的少爷们必须得自己披挂上阵,因为招揽的平民武者实在难堪大用,只有境界加上两招散手,对上强者几乎一个照面就完蛋,直接导致刚刚出户建府的少爷们几乎怨声载道,人人带伤。

这件事不光唐罗能看到,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能看到,但提出问题从来不算本事,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关于这个问题,唐氏也不是没想解决的办法,族长唐志觉得自己必须要开口解释下:“关于宗族武者短缺的问题,这次家族在呈州的收拢的难民共有三十几万,这群人中去掉二十万妇孺几乎人人是武者,打散建制应该能解决现在宗族武者太少的问题。至于西林平民,有志向武的武馆学员这次都被教习带上了北山,至于剩下的那些,已无潜力可挖。”

其实不是唐氏培养武者不用心,而是正式修习武道之前的筑基必须得自己完成,资质与努力程度直接决定了筑基时间,但相比世家子最长五年的筑基时间来说,平民鲜有低于六年的。

即便是投身武馆的学徒,教官做的也就是纠正不规整的动作加上督促,实际完成筑基的还是学员自己,要知道上古时期武道传播还没有这么发达,一些武者得到有关筑基的易经锻骨篇就如获至宝,生生对照图上动作便将筑基自学完成,换言之,其实平民识字的话,自己买一本普通的凡级功法便能完成筑基,但事实是,大部分武者还是愿意交钱到武馆筑基也不愿意识字后自学。

为何大多平民吃了一辈子苦都没有踏出练武这一步,因为他们好像什么苦都能吃,就是吃不了学习的苦,终其一生也没有攒够投身武馆的钱,只能将希望寄托给下一代。

但有一个这样的榜样在前,第二代中即便出了个有志向武的少年,也得先解决温饱问题,加上平民成婚早的诡异,很多孩子从小便定了娃娃亲,十三四岁便成婚生子,生怕断了香火,之后家中重担一扛,就更无法练武了。

这种情况下,贫穷就像是一场宿命,死死追随着大多平民世家,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