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之所以没有立刻追究相关责任,是因为前方的战事,不能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动摇军心。
过了五日,海州、徐州方向终于传来了捷报,孙传庭令牛成虎断后,与高杰带着新式明军撤出了淮安府,撤回了山东。
而徐州的白广恩也得到了孙传庭的军令,也率军后撤,回了山东。
孙传庭所部只是在方原西征时,前来淮安府大捞了一笔。等方原回援后,便主动放弃救援凤阳,选择了撤退,并不和玄甲军在淮安、徐州境内正面冲突。
之前方原是仿效李世民最经典的围城打援一战,围洛阳王世充,打窦建德渡河的援军。结果一举击溃了两个统一天下最大的阻碍,此战过后,李唐一统天下就是铁板钉钉。
没想到孙传庭的老辣作风,远胜当年的窦建德,采用的战法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绝不恋战,保存有生力量。
这一招令方原精心规划的围城打援之计彻底宣告失败,不仅没能抓着机会击溃孙传庭主力,还令孙传庭在淮安府劫掠了两、三百万银子,将淮安府打得鸡飞狗跳。
虽然淮安府不是方原的地盘,但也是方原率军驻守之地,凭空丢了几个城池,还有大量的银子资敌,方原这一战算是小输了一把。一想到回到江南面对朱以海该怎么解释,就觉得十分的尴尬。
孙传庭的援军一撤走,被围困了长达半年的凤阳便成了一座孤城,再无起死回生的可能。
马士英、黄得功二人在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一座孤城竟然撑了半年之久仍是不降,单是这份忠心,也令方原甚是动容。
玄甲军各路兵马,开始往凤阳府集结。
包括景杰在徐州的四万大军,赤古台的四万玄甲铁骑,甘辉援救宿迁的三、四万兵马,还有张英所率的一万精锐,甚至还包括施琅的五千水师,也切断了凤阳府所有的水道。
一时间,凤阳城外的玄甲军已有十四万之多。
方原决定给城中二人最后一次机会,派一个出城饥民前去给马士英、黄得功二人带话,告知二人孙传庭援军已然撤走,凤阳已是一座孤城的残酷现实,令二人及早投降。
马士英、黄得功二人接到方原带来的书信,再站上墙头一看玄甲军突然摆开了令人恐怖的围城架势,在凤阳城外立了十层营寨,将凤阳围了个水泄不通。
二人一望便知书信的内容千真万确,孙传庭的援军确实撤退了,否则方原也不敢将玄甲军全集结在凤阳。
凤阳唯一的生机已然彻底断绝,留给二人的选择,就是自杀成仁,还是投降归顺。
马士英、黄得功没有太多的犹豫,立刻就拒绝了方原最后一次招降,决心战死凤阳,以死效忠。
方原接到二人的回信,内心生出一种黯然,暗叹二人果然是大明的忠臣良将。但眼下却必须还用最高效的法子铲除二人,夺取凤阳。
他亲笔书写了劝降书,这一次的劝降书不是写给马士英、黄得功二人,而是写给城中军民的。只要开城门投降,赏银三千两。能捉拿马士英、黄得功两个罪魁祸首的,赏卫所指挥使、同知。
方原令军士将劝降书誊抄了三百份,使用无人机在凤阳城上空洒落,瓦解城内的军心士气。
马士英、黄得功二人想尽忠,他们的麾下将领在这种绝境就不一定想尽忠了。一方是家破人亡,一方是荣华富贵,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以方原的估计,不出三日,凤阳城就会开门投降,甚至会直接将马士英、黄得功捉来军营邀功。
不出方原的估计,城中的明军身陷绝境,哪里会陪着马、黄二人一同送死。马、黄求仁得仁,还可以青史留名,那些大头兵战死了也留不下名儿,更莫说什么史书。
何况城内的明军早就觊觎马士英府里的银子,女人,两个驻守的千户私下一商量,直接干他娘的一笔,先去洗劫了马士英的府邸,抢银子、女人。之后再开门向方原投降,换取官位,赏金。
这些乱兵说干就干,直接就率军往马士英的府邸杀去。
留在凤阳总督府的马士英,自知必死无疑,不想家中女眷被玄甲军凌辱,正准备杀了众女眷,然后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