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5章耕战比率(1 / 2)

诡三国 马月猴年 6497 字 12天前

长安城。

一城七陵邑,依旧还算是平静,但街头巷尾也不免会有人提及近在咫尺的潼关战事,亦或是谈及去年年终在河东的战事。

食肆之中,闹哄哄的,吃食和谈话的声音,吧唧吧唧,叽里咕噜。

『听说这一次要打很长时间啊……』

『这怎么办?时间一长,必然要调人征税……』

『骠骑将军还算是好的,到现在都还没加征赋税,当年还在山东之时啊……唉,就不提了……』

『泥说这曹军,声势这么大,额还以为真要打进长安咧……』

『这长安也没个像样子城墙,真要打进来,怎么守?』

『泥莫听说么,这潼关啊,就是长安的墙!』

『这意思是说长安……这么大?』

『就这么大!这可是骠骑将军说滴……说滴那个啥来着……』说话的人挠头,『哎呀,忘了原话是咋说滴咧……』

庞宏在旁边,忍不住说道:『心怀天下者,岂可以里郭而困之!』

『哎呀,就是这句!』

那人一拍桌案,然后转头看向庞宏,却见庞宏已经起身会帐,走了出去。

离开食肆,庞宏慢慢的在街道上度步。他喜欢上了闲暇无事的时候,在市坊里面随意走走。

过了永宁坊,走上南大街,一路而来,长安似乎还是那个长安,但是又有一些新的变化。

长安在大汉,已经毁过一次了。

董卓之时又毁了一半。

不过长安城依旧很大,比天下大部分的城池都要大。

这里就像是天下棋盘的天元。

走在长安的街道上,庞宏总有一种走在天下核心上的感觉。

又走了一会,前方便是长安钟楼。

钟楼无表,有钟。

骠骑出征西域的时候,钟鼓齐鸣。

而现在,钟楼之上静悄悄的。

平日之时,除了晨钟暮鼓之外,大钟纹丝不动。

『骠骑将军还不回来……』庞宏抬头望着大钟,低声嘟囔着。

这个问题,他也问过他父亲庞统,但是庞统只是笑,而且还表示庞宏不懂兵法。

『孙子十三篇我都背熟了……』庞宏哼了一声,『还说我不懂……不过父亲大人既然这么说了,就意味着……嗯……兵法……』

『唉呀!竟不成想再此得遇庞兄!』

庞宏正在琢磨着,却听到身后有一个声音响起,回头一看,却是李园之子李登。

『庞兄在上,小弟李登有礼了……』李登见庞宏回头,便是长揖到地,礼数十足。

庞宏转身回礼。

两人寒暄一阵,李登有些小心翼翼的问道:『庞兄……敢问……可知骠骑大将军……何时方可归京啊?』

『何时归京?』庞宏重复了一下,似乎忽然觉得这句话很是刺耳,微微皱眉,『你为何有此问?』

李登见庞宏皱眉,便是吓了一跳,连忙说道:『小弟只是许久未见骠骑回旋,心甚思念……别无他意,别无他意……小弟告辞,告辞……』

『等等!』庞宏忽然像是想起了些什么,叫住了李登,沉吟了片刻之后问道,『骠骑不在长安,你可惧曹军乎?』

李登挺直了脖子,『庞兄莫要小觑于我,小弟虽说不才,但也不怕曹军!』

『为何不怕?』庞宏追问道。

『不怕就……』李登忽然卡住了,『这个……小弟……嗯,确实是不怎么怕,至于为何……嗯,小弟也说不上来……』

庞宏缓缓的点了点头,『哦……』

李登不明就里,见庞宏没有其他的话要问,便是告辞而去。

庞宏见李登远去,似乎想明白了一些什么,但是似乎没能全部明白,站在原地思索了片刻,依旧没能找到什么头绪,便是悻悻归家,却见庞统正在堂中,捏着一卷书,正在摇头晃脑哦吟着,『……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庞宏一听,这书我熟啊,兵法十三篇么,顿时放松下来,脚下的力气也大了些,踩在松弛的木板上,呱唧一声。

『嗯?』庞统放下了书。

『啊,啊……见过父亲大人……』庞宏连忙上前见礼。

『又去市坊了?』庞统哼哼着。

庞宏低着头,『孩儿已经做完策论了……』

『做完了?』庞统撇着嘴,『随便写一写,读一读就算是做完了?』

『……』庞宏不敢顶嘴,闷声不言,肚子里面却嘀咕不已。

『坐。』庞统瞄了庞宏一眼,微微示意,『不服?那我方才诵读兵法十三篇,你可曾听见了?』

『听见了。』庞宏回答道。

『嗯,汝以为如何?』庞统问道。

庞宏没有丝毫的停顿,立刻回答道:『此为兵法十三之中作战一篇,意思是……』

『我可没要你原话解释……』庞统打断了庞宏,『我是问你……以为如何?』

『这……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庞宏看着庞统似乎越来越黑的脸色,便是心中发急,连忙换了话语,『这个……兵战之事,乃国与民共承之,非一人一城可也。』

庞统这才点了点头,『继续。』

庞宏松了一口气,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说道:『战端一起,国民皆害。十万之战兵,纵无所损,亦害七十万民也,故战之事,当以慎之。如不可战,当避之。如不可不战,当以速之,累时日久,害国害民是也……』

庞统和庞宏所论,涉及一个耕战比的概念。

这个概念在春秋战国之时就被提出来了。

孙子认为,十万大军出征,那么要有七十万户人家停止原本的农业生产,专门供给军需。这个兵卒供给的比例是一比七,不过这个是孙子个人统计,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不过即便是比例没有错,但也是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来作为标准的。

秦汉毕竟已经发展了数百年,那么当下大汉的耕战比率大概算一比六,或是一比五。也就是五个家庭供给给一名士兵。

当然这不是准确的比率,只是一个大概,而且根据实际情况有上下浮动,但是封建王朝最低差不多只能到一比三,也就是三个家庭的生产所出,供给一个兵卒。

而现在当下,可以有十万兵作战的诸侯,唯有曹操。

斐潜都没有长时间动用十万兵力的实力。

即便是斐潜当下拥有关中百里,河东川蜀,汉中陇右,纵横千里。

短时间内发动十万兵,不是不可能,但是要长时间的维持,那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