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节 第二次新加坡和谈(2 / 2)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2803 字 16天前

康熙只是自己对西方科学和数学感兴趣,学完就拉到,顶多是希望通过这些东西了解西方的威胁。而拉玛四世不但自己学,还将其推广开来。

玛四世在宫廷里推广欧式教育,由传教士讲授现代地理学和天文学,派王子出国留学,为留在国内的年幼子女聘请英国人安娜·莱昂诺文丝为英文教师。仅仅从引入西方科学上,拉玛四世和康熙就不在一个维度上。

除了引入西方教育,拉玛四世已经开启了暹罗的改革,他命令贵族们改变服饰,穿上西方礼服。为政府各部聘请欧洲顾问,向欧洲派出第一个外交使团,在政治和军事制度上效法欧洲,改组军队,改良军事装备。

可以说正是因为拉玛四世打下的基础,给儿子留下了一整个了解西方的上层精英群体,以及一只西化的軍队,他儿子上台之后,才能够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

有两代皇帝持续的改革,暹罗的軍队早就引入了西式的武器装备、训练体系,但就像有的民族天生仿佛就善于打仗,比如俄罗斯,以西方最落后的制度甚至武器装备,就是能够横扫西欧;而有的民族天赋中就没有军事才能一样,比如意大利,用机械化武器装备,还能被大刀长矛的黑叔叔打败。

暹罗人似乎也没什么军事天分,他们的新式軍队,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战斗力,别说这个时代了,就是到了21世纪,装备着世界最先进武器的泰国軍队,在拿着半自动步枪的柬埔寨軍队面前,也讨不到好处。

如果说因为暹罗是一个佛国的话,那么缅甸人也信佛,可缅甸軍队表现的就相当不错,英国灭亡缅甸的过程中,遭受的损失比打满清还要大。

缅甸政府对自己軍队的本事并不是没有认识,不然他们历史上也不会通过割让土地来换取英法取消治外法权,而是像日本那样,靠硬实力来废除了。

知道自己不能打,却还要跟法国打,因为再不打就来不及了。

之前大明多次游说过暹罗跟大明结盟,共同对抗法国,可是暹罗始终不敢参战,现在看到法国新政府上台,有撤出交趾支那的迹象,他们决定介入战争,好拥有一张谈判桌上的席位。

暹罗之前虽然没有答应大明加入战争,但却允许大明的舰队在曼谷停靠,大明则许诺维护暹罗在柬埔寨的权力。因为开放曼谷给大明,已经得罪了法国,也就不在乎多得罪一次。所以才在看到大战即将结束的情况下,迫不及待的加入战争。

虽说这第一场战斗就打输了,还是在暹罗常备军的出击下打败的,但法国没有多余的兵力出击,也不打算出击,因此双方马上就在边境地区对峙起来。

法国还是那五千人,而暹罗却动员了十万人。

因为向法国宣战了,他就有理由跟法国谈判了。

经过英国调停,法国答应在新加坡跟大明和越南和谈,商讨撤出越南事宜,而暹罗也在英国的帮助下加入了这次和谈。

上次已经谈过一次,这是几方第二次和谈了。

由于开始和谈,大明海军从刚果河撤走,撤回了非洲东岸的马达加斯加。

但包围岘港的軍队一直没有撤走,连封锁都没有解除,法军的物资补给状况不但没有改善,甚至因为和谈,连突围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他们不敢冒着破坏和谈的代价,重新挑起战争。

已经开始有法国士兵挂着白旗接二连三的走出岘港,向明军投降的情况,如果谈判拖延上几个月,岘港的法国军队也基本上要完蛋。

至于在西贡一带,因为朱敬伦打算留住法国,所以并没有发动攻势,始终跟法国軍队对峙着,法军也很配合,他们也没有进行军事行动,哪里出奇的平静,堤岸一带的中国商人,甚至还能往返两岸跟两国軍队做生意,这里哪里是战场,简直就是游乐场。

因为前线的情况,法国人一刻都不想拖延,但该有的利益,他们还是要争取的,倒是让朱敬伦白白担心法国人会不会一百八十度改变方针,从此放弃殖民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