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忍辱负重的太子(1 / 2)

马前卒 枪手1号 2776 字 21天前

马超仰望着高高的中平郡城,心中微微有些酸意,挂于皇宫之内父皇的大殿之上的那副帝国疆域图上,到现在还包括着这座郡城。可那只是地图上的,现实中,中平郡这个帝国梦想了多年的肥腴之地,在帝国的统治之下不过两年有余,如今便又失去了。

他垂下头,不让自己失落的情绪表露在脸上,他不想让陪同而来的明国将领看笑话。

从雍都到这里,一路之上,他都在快马加鞭,原本以为卢一定再不济也一定会守住房山县,为他们在开平郡保留一隅之地,如果是这样的话,在与明国的谈判之中,他们至少还保有一定的主动性,而房县也可以做为谈判的条件之一。

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军居然兵败如山倒,在房县一仗没打,明军还没有进攻呢,他们已经自动放弃了房县。退出了房县,也就等于完全放弃了开平郡。

明军长驱直入,两个骑兵营,两个步兵营陈兵于青州郡边界,大有一言不合便立即开打的趋势。

自己手里的牌本来就不多,如此一来,可就又少了一张,这让马超心中哀叹不已。没有时间来追究卢一定的责任,因为明军随时都有可能发动进攻。到青州郡虽然时间极短,但马超从明军的动向却仍然判断出,对方不是虚张声势,而是真的在准备打仗,准备侵入秦国本土。

派人送去国书,马超要求见秦风商讨两国停战事宜。现在至关紧要的是先停战,至于国内的其它事务,都要等停战以后才能谈起。

但明军的反应让他有些心惊。

现在明军的前线指挥官是陈志华,是与秦军对峙了多年的原越国将领陈慈的儿子。这个身份让马超颇为忌惮,不是担心陈志华有多厉害,而是担心陈志华先斩后奏,不管三七二十一,打了再说。

陈氏一家与秦国打了几十年,虽然是国仇,但只怕相互之间的仇恨也是比山高,比水深了。而陈志华对于他们送去国书的反应也让马超担心。对方先是拖延不见,最后更是百搬推娓,东扯西拉之中暴露出来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要拖时间。

拖时间干什么?等他做好战争准备然后代一个借口开战?一旦打起来,两个国家都会成为骑在马背上的那个人,谁也无法下来了。

心急如焚的马超当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使出了浑身解数,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终于让秦风知晓了自己已经到了青州郡,这才有了今日的中平郡城一行。

陪伴他来的是陈志华的弟弟陈金华,兄弟两人,如今都是明国大将,特别是陈志华,竟然深得秦风信任,得到了前线的统筹指挥权,未来在明国的前途不可限量,这让马超更是担心。

秦国的太子抵达中平郡城,但秦风给予的待遇却是极端冷落,在城门口迎接他的,不过是一个亲兵校尉而已。别说秦风没有出现,连够份量的大将也是一个不见。

这是一种羞辱。

但马超却还得捏着鼻子装做看不见。因为他清楚,这一场秦明大战,是秦国挑起的,不,不是秦国,是邓氏自作主张挑起的,现在自己来只是给邓洪擦屁股而已。

马超在心里纠正着自己的想法。这一场大战,用乘人之危,趁火打劫来说,也并不为过,无论是齐国也好,还是秦国也罢,趁着明国平定内乱之机发动战争,当然会让秦风愤怒不已。冷落自己这是情理当中的事情。

一场本来势在必得的战争,打成了现在这种模样,什么叫偷鸡不着蚀把米?这就是典型的案例了。

人心齐,大山移!秦国和明国成了这句俗语的两个极端的证明。明国上下一心,君臣戮力,打赢了一场看似没有胜利希望的战争,而秦国了,却是各有心思,各有小算盘,互相扯后腿,最终败下阵来。

情报机构最终查证出了在这场大战之前,便有人泄密,其中便有现在落英山脉的卞氏,但朝廷还只能装聋作哑。虎牢关的肖锵阴奉阳违也是秦国大败的原因之一。可即便知道这些又能怎么样呢?朝廷能拿他们如何?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让马超的心在滴血。统一事权,削除这些混帐的权力,现在已经成了朝廷的头号大事。必须让所有的权力都回到皇帝的手中,要让秦国像明楚齐那样,皇帝一言九鼎,这样才能捏起拳头,把所有的劲往一处使,也才能让所有人的心往一处想。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让现在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大秦非亡国不可。越国便是前车之鉴,弱者总是会成为最先牺牲的对象。越国最弱,所以他们成了齐楚两个庞然大物最先算计和牺牲的对象。现在最虚弱的是谁?是刚刚建国不过数年的明国吗?过去或者是,但这场战争的结果,已让让这个最虚弱的变成了秦国。

秦国急需变革。而变革的第一步,就是要将这些拥兵自重的家伙们打落尘埃,邓洪是第一个,接下来便是肖锵,卞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