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辨证论治(三)(1 / 2)

重活不是重生 樱桃洼 2513 字 1个月前

一秒记住【 ..】,!

看到祁景焘检查完后,叶老急忙问道:“你觉得如何”

“叶老,罗智旺的情况,真的是属于伤寒水显热中阻证,他的舌象是苔黄腻,脉濡数。”

“脉象濡数”叶千植已经猜到,自己的辩证应该是错了。当然,他刚才看到罗智旺的舌象是白腻的那种。

“既然是这样,那你开药吧!”叶千植坦然地说道。

祁景焘在旁边桌子上,同样开始写道:“罗某,男,33岁。感染不知名瘟疫三天时间。”

“初诊:患者妻子感染不知名瘟疫去世后,患者本人发现自身不舒服,在送来临时医疗中心接受治疗,经过中西医的治疗,中西药物不明显。”

“现在患者症状,内热高温,身热不退,汗出不解,继而复炽,胸闷腹胀,恶心呕吐(干呕为主),口渴不欲多饮,小--便黄。检查:舌象:舌苔黄腻。脉象:脉濡数。中医辩证:属伤寒水显热中阻证。治法:宣气化水显,佐以淡渗。”

“药方:厚朴12克,制半夏9克,石菖蒲9克,栀子9克,黄连6克,芦根18克,木香9克。7剂。水煎服,1日1剂,1日3次。”

祁景焘写完后,交给站在一旁的叶千植看。叶千植看到祁景焘开出的药方,同样是挺满意的。

周护士还没回来,叶千植把药方装进口袋,马上带祁景焘来到隔壁那间帐篷。帐篷里面,同样有两个患者,一个是五十多岁的老妇人,另外一个则是她的女儿,年纪应该三十多岁。

那位老妇人的名字李桂花,她女儿叫罗月华。罗月华早已经嫁到外村。因为回娘家探亲,正好碰到了罗家村爆发瘟疫,不幸感染上这要命的瘟疫,不得不留在这里接受治疗。

比较幸运的是,她这次只是单独回娘家,至于她丈夫和孩子并没有过来。可以说,算得上是不幸中的万幸。

祁景焘来到这里,同样看到另外一个已经算是熟悉的老中医,同济医院的陈益丰教授。陈教授负责两位患者的治疗,其中一位患者正是罗月华。

看到叶老和祁景焘进来后,陈益丰先和叶老打招呼后,再看向祁景焘问道:“祁景焘,刚才那边的患者,看出什么来了”

在军机上的时候,祁景焘对这位只有四十多岁的中医教授陈益丰的印象不错,和他也算是熟悉。现在直接喊他的名字,自然是把他当成后辈那样来打招呼。

“陈教授,我刚才看了四位患者。其中,三位是属于温病症状,一位是属于伤寒症状。”

“温病症状”无疑,陈益丰听到后,同样是感到惊讶。

陈益丰出身中医世家,对温病和伤寒的区别非常了解。

“那你来看看,这对母女的情况如何,是属于伤寒,还是属于温病症状”陈益丰急忙问道。

祁景焘先往那位老妇人李桂花走去,李桂花是穿着病号服,打着吊瓶,从她的神色来看,确实是属于比较严重的重症患者。

从瘟疫区的情况来看,老年人和小孩的体质比较差,很容易感染到瘟疫疾病,老年人和小孩感染后死亡率,同样要比年轻人和中年人感染后的死亡率要高。

祁景焘来到李桂花面前,除了先是给她把脉,看了脉象后,再轻轻捏着她的嘴,观看到她的舌象。

“陈教授,她们的病历在哪”祁景焘问道。

帐篷里面的值班护士急忙将这对母女之前的病历都拿过来,祁景焘先将李桂花的病历看完,从先前给李桂花治疗的中西医记录的病症来看,李桂花老妇女感染瘟疫后,出现的症状都是一样的。但是,从以往的记录来看,他们开的药方,治疗效果都不明显,反而越加严重。

祁景焘看完病历,交回给那位女护士,再看向躺在隔壁那张病床上,年纪看起来应该是三十多岁的妇女罗月华。同样给罗月华检查完脉象和舌象后,心中和刚才想的又有些不同。

“祁景焘,这两人的病情如何”陈益丰问道。</p>

<strong></strong> “叶老,陈教授,这对母女感染的病证,确实是属于温病。但是,更加具体的应该是属于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