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四十一章(1 / 2)

张公案 大风刮过 2602 字 1个月前

张屏道:“请大人赐教。”

邓绪慢慢咂着扁壶中的酒:“本寺先来考一考你,辜家庄你都瞧出了什么”

张屏道:“自隔于世,务农纳赋,不出仕不出丁。县志曾以神怪传说为因,后又简略不提。皆为避讳。辜是改姓,以此自表有罪。朝廷既宽许如此,则未负我朝。四叶三果,暗应前朝三贤之祸。辜家庄是前朝易太傅后人。”

邓绪盯着张屏看了半晌,塞上酒瓶:“本寺没什么可告诉你的了。”

前朝立国时,有桓、易、庆三贤辅政,通兵法,善谋略,才学惊世。

三人辅佐前朝武帝成就帝业,却不能彼此相容,打天下时就在暗斗,江山统天下定后变成明掐。各成派系,争斗不休。至前朝文帝时,易氏一家独大,揽朝政,权高遮天。桓、庆两族联手,构陷其罪,易氏被灭门,时太傅易敬挖心弃市,如殷朝比干。

易氏虽是被桓、庆两族所构陷,但归根结底,还是权过高而主不容。

前朝武帝曾与桓、易、庆三贤结拜为兄弟。易氏未出两代便灭,桓、庆二族两三代后虽也各自势衰凋败,比之易氏,算是得着了好结果。

坊间亦有传言,易太傅的门生偷偷藏匿下易氏的血脉在民间,有说藏在寺庙的,亦有说在道观的,还有说避居海外的。

前朝党争以三贤之乱为渊源,一直未休。

前朝历经七帝,便耗尽气数,祸乱频起。太祖皇帝天命所归。有云游道人赠兵书图谱十套,太祖屡破前朝兵阵,所向披靡。民间谣传说,那云游道人就是易氏后人,来报灭门之仇,献给太祖的书中还有砍断前朝龙脉的方法。

张屏道:“大人所查谋乱事,应与辜家庄无干。”

邓绪再瞥了他一眼,垂眸不语。

张屏继续道:“辜家庄到底因何而灭,下官尚未完全明白。”

邓绪道:“你都查到了这里,本寺再隐讳也无用处。快十年前,本寺还在边关军中,此事我不知情。朝中的记录,的确是瘟疫。”

柳桐倚道:“下官以为,此记录应无隐避,是直录所知实情。辜家庄在朝廷治下,安居数代,若非奇祸,岂能不察。”

邓绪点头:“不错。”

还波及了周围村落,官差及兵卒亦有折损,至始至终在朝廷掌握中的一个村,理应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张屏道:“那下官只能再去查其他事了。”

邓绪挑眉:“比如”

张屏道:“同姓不婚,何以嫁娶。”

邓绪点头:“这是个事儿,朝廷关怀民生添丁增户,更当报于衙门。然则嫁娶总是家事,他人不能尽知。你查查也罢。”

张屏嗯了一声。

邓绪又问:“还有呢”

张屏道:“还有的,下官不当查。”

邓绪呵呵笑道:“不当你就不查了”神色突然又一敛,“脑子好使是件好事,但要使对地方,莫要偏了方向。”

一顿饭匆匆吃罢,张屏和柳桐倚一道收拾鸡骨头和渣滓,清出空地。柳桐倚忽而轻声道:“张兄放心,此事应不会牵及陈兄。”

张屏看了他一眼,默默无语。

张屏又跟着邓绪和柳桐倚在附近转了转,三人都没多说什么话。

邓绪和柳桐倚带了一辆车过来,车夫就是那个张屏曾撞到过的大汉。张屏搭了个便车回到县里,在城门处下车,自行走回住处。

道别时,邓绪意味深长道:“说不定过一段时日,本寺会再找你聊聊。”

张屏好恭敬告退,邓绪看着他木僵僵的脸,心道,小子,你就装罢,再挑帘望了一眼其背影,桀桀一笑。

“老陶抢了本寺恁多案子,本寺抢他一个学生,看他会如何。”

入冬的时节,每天起床,都觉得今天更比昨天冷了几分。

天上淅沥沥落着小雨,兰珏下了早朝,步上湿漉漉的白玉阶,微风夹着湿气,渗透衣缝,钻进肌肤毛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