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九十五章(1 / 2)

桃花县的习俗是大年三十才贴挥春,一般过年前的几天开始着手置办年货。

当天下午, 夏惊蛰让阿婆帮生产队办公室和鱼塘小屋写上一副对联。

阿婆的字刚柔并重, 年轻时候更偏向男子的铁画银钩, 如今上了年纪, 力道和气势大不如前,反倒添了股自成一格的风骨, 更适合写在红纸上喜庆过大年。

这头才把春联交给萧春来,他不是目不识丁的人, 对文化人本也推崇, 打开一看立即摸着脑袋问夏惊蛰能不能让阿婆帮他家里也写一副,年轻时的梁阿婆是赫赫有名的才女, 这字是真好, 也不可多得。

“可以啊,就是我们家搬到县里,想吃口番薯芋头鸡蛋都得费钱去买, 大家家里有多的话,可以拿过来换对联,什么菜干豆角干笋干野生菇菌干也可以, 唉,城里生活大不易, 什么都要费钱买,乡里乡亲的看着给就行。”

夏惊蛰没打算白做工,说这话的时候没有一点不好意思,一家便宜两家着数各取所需而已。

萧春来这一听哪里还有什么不明便的

“那是应该的, 红纸墨水都是花钱钱买的,总不能白做工还倒贴。”

夏惊蛰抬了抬手,“事先声明,我们家可没有多余的红纸,要的话这两天自备红纸,裁好适合自己家门面的尺寸拿过来写,年二九之后就不得空了。”

萧春来想到自己还想坑人家红纸,脸上不由地一红,“得嘞得嘞,有人问起我晓得怎么说。”

办公室里其他人得知这个消息,都很是心动,要知道镇上随便一副对联都得两角以上,现在只要用家里费油闲置的山货去换,捡了大便宜了不是。

别看小山村落后又闭塞,传递起消息来可是一点也不慢,其实阿婆的字往那一贴就已经是生招牌,年关将至又是农闲,社员们几乎都不用上工,夏惊蛰到家也不知道有没有一个小时,陆陆续续就有人过来。

“惊蛰啊,听说你们家阿婆可以帮我们写挥春是吧”来人是国华嫂,手里抱着孙子,还拎了一小篮笋干。

夏惊蛰没打算让他们进二门小院,直接铺个软垫在石凳上,打算有人来就叫阿婆出来直接在大石台上写。

她停下磨墨的动作,笑眯眯看着她:“是呢,我这就去叫阿婆。”

国华嫂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表情还有点不好意思,“不值钱的东西,我都不好意思。”

夏惊蛰依旧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接过她手里的东西:“没事,在咱村里不值钱,县里可吃不到呢,我喜欢着呢,你稍等一会,我去叫阿婆。”

国华嫂这才松了口气,她来的时候特别忐忑,担心人家看不上她的东西,她以前经过公社那些“高门大户书香门第”,特别羡慕人家门口有带字的对联,一看就特别喜庆,特别气派,但是乡下人家辛辛苦苦上足一天工,才勉强换来温饱,哪里舍得用买一斤大白面的辛苦钱去买对联

所以这消息一传出,她第一个鼓起勇气来试一试,其他人不知道是真是假,还在观望呢,她也没想到夏惊蛰这样好说话,一点没嫌弃,真是好人呐。

夏惊蛰搀扶着一身新棉袄棉裤,帽子围巾裹得严严实实,端庄又慈祥挪着小脚的阿婆从小院走过来,国华嫂禁不住怔了怔,恍然间,仿佛看到了以前高门大院里那些知书达理的太太小姐们。

是了,年轻的梁阿婆可不就是那样的太太小姐吗

“国华嫂”夏惊蛰的手在她眼前挥了挥。

她回过神来,不好意思一笑,“梁阿婆这一身真精神,我都看花眼了。”

“我是问你有没有什么想写的吉祥话,没有的话,阿婆就照自己的思路写啦。”

国华嫂摆摆手:“我大字不识一个,你们写就行。”

阿婆想也没想,直接拿起毛笔即席挥毫写了副通俗易懂的。

阿婆很快写完,夏惊蛰念给她听:“精耕细作丰收岁,勤俭持家有余年,横批是年年有余,你看怎么样”

“好,好啊!”国华嫂虽然没读过书,但这对联一听她就能明白,这年头最大的盼头不就是两餐温饱辛苦耕作盼的可不就是年年丰收,家有余粮

夏惊蛰放到一边,用竹子压着,“要等一会才干,你先坐一会吧。”

国华嫂“欸”了声,方才来不及欣赏,才发现她们家院子这般精致又气派,有花有树,井井有条,不像她们的院子,摆满各种农具柴火,又脏又乱,越看越像是读书人住的地方。

夏惊蛰从口袋里拿了颗奶糖出来,递给她怀里那个不哭不闹虎头虎脑的小男孩。

国华嫂连连让开,“使不得使不得,这东西多矜贵啊,我那篮子笋干都换不来一粒呢。”

夏惊蛰眯眼一笑,“没关系,让孩子甜个嘴。”

国华嫂连声谢谢,禁不住感慨,风水轮流转,她以前偷偷放过红薯在梁阿婆门前呢,现在她们过上好日子,给他孙子奶糖,也是当初无意结善缘的福报吧。

阿婆也和国华嫂闲聊了几句,说话间,她让夏惊蛰拿些之前写好的“新春大吉”、“迎春接福”、“吉星高照”等等的春联给国华嫂贴门头上,又让夏惊蛰多给她孙子几粒奶糖和一些炒米饼。

几番推辞,等她走了以后,阿婆才说:“国华嫂是个好的,当年我们家落难,她在我们门口放过红薯,我认得是她的声音。”

夏惊蛰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等因缘,她还以为阿婆喜欢她家孙子呢。

说话间,又有人敲门进来。

“梁阿婆,惊蛰,我来麻烦你们了。”这出了名的大嗓门一听就知道是李大娘。

“是李大娘,想好写什么了吗”

李大娘放下手里那篮子红薯,有点不好意思地摊开手上的红纸,“我也不知道写什么,家里就这点红纸,有些短。”

阿婆摆摆手,“没关系,给你写短点的。”</p>

这下更快了,阿婆停笔,夏惊蛰念:“瑞雪兆丰年,五谷登丰收,横批是时和岁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