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3【蒸蒸日上】(1 / 2)

寒暄过后,周梁淑怡向夏天报告了最近亚视的运营情况。

“夏先生,咱们四月份的广告收入为两亿四千万港币,艺人代理抽成为三千四百万港币,版权收益为八百五十万港币,”她说道,“收入总计三亿一千两百五十万港币,环比增长五点四巴仙,同比增长九点五倍。”

亚视现在的盈利以广告收入为主。因为最近半年多来,收视飙涨,口碑提升,因此深得广告商的青睐,广告价格也是一涨再涨,让亚视成功扭亏为盈,并且大赚特赚。

同时亚视旗下还有近千名艺人,如刘清云、周星弛、鲍启静、吴镇宇等等,他们出去跑商演、拍电影、接广告等商业活动时,亚视都可以从中抽成。

虽然香港的电视明星价码不高,拍一部电影,片酬顶多二三十万港币,抽成也不过几万港币而已。但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积少成多,最后累计却也有三千多万之巨,相当不得了。

相比起来,去年的这个时候,亚视艺人商演抽成才只有两百多万港币而已。因为那时候,亚视收视率低,口碑也比较差,连带旗下艺人都没什么星味,自然也就没有多少商演的机会,更不要说拍广告、拍电影了。

版权收益依然是亚视的短板。虽然它的剧集质量已经赶上并超越了无线的剧集,但在外销渠道方面,亚视还是差了无线太多。

港剧的外销市场一般就是台湾、南洋等华人聚集的地方。台湾已经将亚视封杀,暂时进不去了。

而南洋是邵艺夫的大本营,当年邵氏影业就是先在南洋成立,然后才前来香港发展的。邵艺夫在那里深耕了数十年,势力庞大,人脉广博,影响巨大,因此亚视想进入南洋,也是非常困难的。

夏天点了点头,对收益还是比较满意的。

其实他收购亚视,也不是为赚钱,而是看中了这个平台的价值。

……

电视台凭借信号传入千家万户,使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收看。而且投资极低,只要有一台电视,一根天线,再花一点电费,就能够收看到。而且一次投资,长期受益。

在互联网兴起之前,这就是最好的宣传平台。拿下它,就等于拿下了舆论的制高点,掌握有最大的话语权。

而即便互联网兴起,电视的影响会略微下降,但在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依然是人们获取资讯,娱乐身心的重要工具,影响力依旧巨大。

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香港数位富豪都打算染指电视业,比如郑宇彤、林柏欣、李家诚、何弘燊、包裕刚等等。他们就是看中了电视的影响力,想要增强自己的话语权。

另外,电视台还是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想当年,无线被称为是“明星少林寺”,周闰发、周星弛、刘德桦、梁超伟、梁佳辉、梅妍芳、刘佳玲、郑玉玲等等,都是由无线培养并捧红的。

内地的明星也大部分是由电视剧集捧红的,比如范兵兵、李兵兵、刘艺菲、胡哥、靳冬等等。

除此之外,电视节目还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有助于本土文化的输出。

八零、九零年代,香港剧集大批卖入内地,让观众都因此领略到了香港的风土人情,并心向往之;九零年代末,台湾偶像剧引入内地,让观众又领略到了台湾之美;新世纪,韩剧大举引入内地,韩流文化由此席卷大江南北……

文化是软实力的象征,能够对观众潜移默化,造成极其深远的影响。

美国就利用好莱坞在全世界各地推广美国的文化,输出美国的价值观,令观众不知不觉间就受到了它的洗脑。

夏天也想利用亚视的剧集,推广香港文化,华人文化,让全世界的人都了解香港,了解中國。

……

“支出方面,制作节目,耗资一亿六千万港币;组织活动,耗资一千五百万港币;员工工资,耗资三千八百万港币;外购版权,耗资八百七十万港币。”她又说道,“总支出为两亿两千一百七十万,结余九千零八十万港币。”

亚视在制作节目方面是比较舍得投资。因为夏天对亚视没有太高的盈利要求,因此在大家的压力也就不大。没有着重在如何赚钱上,而都是放在了节目质量上。

这点就像是八零年代的内地一样,为了拍一部戏,可以花四五年的时间来准备。全国各地海选演员,全国各地取景,只为了精益求精。

比如《红楼梦》和《西游记》,一拍拍好几年,那真的是精雕细琢,不计工本,倾全国之力拍摄。放到利益至上,赚钱为先的新世纪,这种做法简直无法想象。

亚视虽然没有内地那么认真,但比起同在香港的无线,已经好得太多了。

比如拍古装戏《射雕英雄传》中成吉思汗大营时,无线只是在大屿山脚下搭了几个蒙古包,找了十几匹马,一百多位群演,就算是蒙古大汗的军营了。看起来简直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