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天时地利人和(2 / 2)

文官这边的人,甚至在想,不会是皇帝想宽慰他们,安抚人心吧

而武将这边的人,虽然也是想不通,但是随皇帝征战下来,多少对皇帝已有信心,倒是比文官要更多一些对皇帝的信任了。

就听崇祯皇帝对周遇吉等人说道:“此段时间,多抽调军中精锐为夜不收,配备精良军械,打探建虏贼军动向,不得有误”

“末将遵旨”周遇吉等人听了,立刻抱拳大声领旨。

随后,军议结束,文武官员各自回去干活。等他们一走,一直随侍在皇帝身边的王承恩,忍不住便问崇祯皇帝道:“万岁爷,奴婢愚钝,想不出有什么妙计破敌为何敌人更强大了反而更有机会呢”

崇祯皇帝听了,微微一笑道:“天时地利人和”

王承恩:“”

这话说了,不是等于没说么但是,你又不能否认这回答有问题

看到他这样,崇祯皇帝便稍微透露道:“建虏乃是辽东土著,不耐酷热,如今已是七八月的天气,正是关内炎热时候,他们必然不耐此气候,一个不好,便会水土不服,此为天时”

王承恩一听,不由得恍然大悟道:“万岁爷圣明啊奴婢这才想起来,好像建虏都喜欢等天冷的时候入关,原来就是因为这,这下奴婢懂了”

崇祯皇帝其实还没展开说,比如说这么热的天气,身上的盔甲是真穿不住的。棉甲,铁甲,皮甲什么的往身上套,绝对一身汗,人都要虚脱,更不用说打仗得拼命这也是崇祯皇帝为什么会认为大的攻防战不容易出现的原因。

他接着又对王承恩说道:“所谓地利,自然是我们有坚城可用,而建虏和李贼大军,必然有很多军卒都要住营帐,不管吃住行的条件都简陋,要想长期断京师粮草供应,他们的军卒必然要忍受更多”

“万岁爷想得真是周到,奴婢就想不到这点”

面对王承恩的马屁,崇祯皇帝微微一笑道:“至于人和,建虏和李贼大军能得人心么这就不用朕说了吧”

王承恩听了,连连点头,一脸受教的样子,道:“万岁爷说得太对了,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朝廷这边,朝廷定然是能打赢那些叛军”

说完之后,他忽然回过神来。好像万岁爷说的这些,和两个贼军联合起来并没有什么关系吧

他有心想再问问,不过又怕自己是挑刺,会让皇帝不高兴,最终便按下不问了。反正对他来说,最终是皇帝说什么,他就做什么。至于其他,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崇祯皇帝也没有和他解释能战胜这两股贼军的思路,只是继续先忙着提升手下军队的实力。

有一点,崇祯皇帝是绝对没说错的,那就是天气。

对于建虏来说,这天气对他们来说,真的是遭罪。

知了叫个不停,身上的汗不停地流,哪怕躲在营帐里,那也叫一个闷热。以至于很多建虏在营帐里时都是赤条条地,可就算这,也还是觉得热。

大军驻扎这里,有一个三角淀,也就是后世的东淀,是一个非常大的湖泊。至少有水,人吃马嚼的,在用水方面倒不用担心。

不过不管怎么样,蚊虫鼠蚁相伴,又是炎热天气,建虏一个个都是烦躁地很。

终于,有一些建虏受不了这种天气,病倒了。

还有的建虏,在这种天气的影响之下,虽然没生病,但是也比以往更烦躁。对于军中的汉军八旗以及尚可喜的手下,哪怕有军令在,可也忍不住脾气要发泄。

一开始是骂,到了后来是打,事情慢慢地越闹越大;代善处置了几起严重的事情,甚至杀了几个。

可在这种天气下,那些真正的建虏还是把他们受的这份罪怪到他们军中的汉人头上。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叛变,大清军队何至于要受这份罪于是,建虏,主要是满洲族人和他们军中汉人的冲突还在继续。

基本上来说,都是满洲族人欺负他们军中的汉人,激烈地不行,那就变相隐晦一点的。反正这种烦躁的日子不结束,这种欺负就不可能结束。

甚至到了后来,建虏军队和李自成大军交界地,两边的军卒遇到,慢慢地也开始有冲突了。

“看,他们的头发,真的是猪尾巴呢”

“这么古怪,真的是难看死了”

“他娘的,说谁呢,一群汉狗,懂个屁”

“你骂谁呢,你们才是憨狗,一群蛮夷”

“”

先是语言冲突,到了后来,自然是拳脚相加了。那些金钱鼠尾的未必都是真正的建虏,而是投降了建虏的汉人,要不然也不一定听得懂大顺军军卒的话。

他们被主子欺负了,大多只能忍着,可面对大顺军这边,在他们的眼里,这就是流贼,自然不可能再忍。

于是,建虏大军和大顺军军卒从一开始的盟友,也慢慢地变成了水火不容。当然,这还只是底层军卒之间。对于两军的高层来说,还是合作的蜜月期。

因此,对于底下军卒的冲突,两边大都是严厉制止,各自约束。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两军底层军卒之间的不和,也反应到了战事之中。

大的战事没有,但是斥候战却是很激烈的。不过不管是建虏还是大顺军的探马,只要看到对方在和明军夜不收交手的,都会袖手旁观,而不是上前帮忙。并且双方还很有默契,绝不把这种情况上报。

于是,多尔衮这边就有点感慨了:“没想到明国皇帝派出的夜不收,竟然如此精锐,面对我大清和大顺国的探马,也不落下风,至今无法屏蔽京师。”

代善也有些难以忍受关内的气候,哪怕他是住在天津城里,还是大的府邸,有丫鬟伺候。没有精神的他,听到多尔衮的话,便担心地说道:“军中已有两三千军卒生病,至少病死了三百多人。这还只是七月,还有八九月要熬,有些难啊”

这是他感同身受的话,自然不是青壮时候的多尔衮能比的。

听到这话,多尔衮倒没什么担心道:“这总好过攻城,那就不是死几百人的事情了。”

代善听了,倒是不否认这话,但是总感觉这种日子难熬,要是年轻一点,还真不如去厮杀更痛快

就见他沉默了下,然后又对多尔衮说道:“那个李自成竟然也只是按兵不动,如此没法给明国皇帝以更大压力。兵力又比我们还多,万一回头拿下了京师,也不好对付啊”

这一次,多尔衮听了之后点点头,有些严肃地说道:“原本我听说他曾攻打保定不下,损失不少兵力,而且后来路过保定的时候,还曾被保定人羞辱过,这次过来,肯定会拿下保定。结果没想到,竟然一次都不去打。李自成此人,确实是个枭雄”

说到这里之后,他想了下又说道:“或许等满达海领兵回来之后,我们和李自成去商量下,不能只是这么耗着,多少引诱李自成所部动起来才行。”

在李自成领兵到了之后,大清便可以放心分兵,让满达海领兵两万攻打山东,前去为大军补给粮草。这样,也不用怕明国皇帝会领兵绕过他们去埋伏满达海这支偏师。

代善听了,点点头正要说话时,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动静,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就见满达海一身是汗地随着一个亲卫进入了大堂,出现在他们面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