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现在,身高八尺、长相帅气,又出身天下前二世家,就如做梦一般。
不过现实很快给了他一巴掌,他虽然出身杨氏,但是旁支,就跟那袁遗一样,天生绿叶。
好在他马上又吃到了一颗糖,虽然是旁支,但他父亲给力,是当朝侍中。
侍中这个职位,在西汉只是个加官,但到了东汉变成了官位,两千石,和太守一个档次,还是皇帝近臣。
而且因为起死回生的关系,杨琦对他宠溺到了极点。
所以总得来说,穿越开始那几年,他压根没多想,找到同在雒阳的曹操、袁绍等人拉帮结派,放浪形骸。
直到党锢之乱,他深切感受到了士人在宦官面前的无力,有了深刻的危机意识之后,他才开始思考未来。
他清晰得记得,那是熹平元年,那年渤海王刘悝被冤杀震惊天下,他坐了整整一宿。
当桓帝的弟弟在宦官面前都形同草芥的时候,一个世家又算什么
这是东汉末年,不久将要天下大乱,历史中他所在的弘农杨氏忠君、护君,最后却落得个杨修被杀,杨彪都只能以“老牛舐犊”来苟活的下场。
混,是不可能混得下去的,他必须要在乱世足够有实力,才可能活下去。
而且晃荡的那三年,他也见识到了东汉底层的一面,制度崩塌,苍生涂炭,就如同病入膏肓的老人,积重难返。
所以他直接放弃了扶汉的想法,他自认没有张居正那种为王朝续百年寿命的能力,更何况张居正也没能善终。
争霸之路,对他而言是必选项。
在意识到这点后,他反而兴奋起来。
好男儿谁没有驰骋疆场、一统天下的争霸梦
只是普通人的那种梦,只能在游戏中实现而已,但是他现在获得了一个真实的机会
当然这些年的经历也让他知道这和游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要做成一件小事都得小心谋划,还得承担风险。
但他是穿越者,开了天眼,知道哪些人是真的有能力,这就是他最大的优势。
所以他有机会,而且机会大大的。
然后,他便开始了“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规划,便是扬名。
汉代以察举制选人,便意味着你首先得有名气,要不然人家高级官员知都不知道你,又凭什么选你
要知道即便名额最多的举孝廉,一郡一年也才几个人,还是全年龄段选人,这可比当高考的省状元都难。
扬名的办法,前辈们已经早给出来了,总结一下:经学、行孝、杀人、抗宦。
先说经学,察举制那么多年,世家大族之间的利益交换多如牛毛,如果他现在是杨彪的儿子,那其实躺着等被举孝廉就行。
可惜他不是,所以这经学之路就很难走通。
行孝则是主流,但两汉早有二十四孝之载,要博出位,主流的法子其实是最难的。
然后是杀人,没错,杀人也能扬名。
典韦、夏侯惇,这都是靠杀人扬名的主,为了老师杀人,为了朋友杀人,这都是被世人传颂的。
所以这涉及到价值观问题,东汉的价值观便是这样,不能用他前世的目光去看待。
不过杨明出身弘农杨氏,经学大家,那种方法也没法走。
所以抗宦是他唯一的选择,因为杨氏和宦官天然就站在对立面,且不像袁氏那样有缓冲区。
于是,他便制定了如今的计划,或者可以说是结合了杀人和抗宦的计划:杀宦
历经两次党锢之祸,宦官早已权势滔天,为首便是曹节、王甫二人。
曹节为人内敛阴毒,常居幕后,不易对付。
王甫则高居台前,其人最为残暴,也最为嚣张跋扈。
当年二次党锢之祸,宦官诛杀大将军窦武,便是王甫割下窦武头颅悬于雒阳都亭,为士人所愤。
接着便是熹平元年,王甫因五千万钱构陷渤海王刘悝,致使渤海王族百余人身死,渤海国灭,也引得皇族愤怒。
再就是如今,他竟使门生王翘往长安辜榷七千万钱。
这一桩桩一件件,罄竹难书。
所以杀王甫,既为扬名,也是为百姓。
当然,他也不是真的和蹇硕说时那样,单纯等袁遗找上自己。
与人说话留三分,更别说是和宦官交流。
实际上他早就看中了袁遗,袁遗为长安令也是杨氏影响的结果。
他没有张良计是真,但涉及生死之事怎么可能不小心谋划
并且杨赐他们也知道计划的一部分,只不过他们原先商定的,是要拿这些证据去面见刘宏,让天子决断。
而杨明知道刘宏断然不会因为区区七千万杀扶他的王甫,尤其是在这个时间节点,所以这就是杀宦的时机。
不过有一点是真的,杨明确实没有十分把握刘宏是否会问询蹇硕,也不百分百确定刘宏会听蹇硕的建议。
刘宏的性格他只能揣度,这里面有赌的成分。
但事实证明,他赌对了。
正当杨明自酒肆归家之际,北宫之中,曹节手握一份竹简,正匆忙前往禁中面见刘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