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端坐在大殿内。
他望着背负双手,来回踱步的天子朱标,沉声道:“圣上,天家无私情,邓镇之事,就交给我来办吧。”
朱标面色肃穆。
他回头看了李文忠一眼。
“我非是不信你手段,而是此事事关重大。”
他肃穆脸颊上带着一丝凌然,将衣袖摆了摆,在椅子上坐下,眸子闪烁:“雄英告诫我,对付不法勋贵,不可操之过急,可以将他们留给雄英来对付,这几年大明的关键是搞经济,这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口号,也是一切以经济发展为先。”
“但是做爹的,怎么能把难事都留给儿子来担”
朱标望了望远处,问道:“景隆到何处了”
之前朱雄英等人前去北京,已经将李景隆派回南京,接替一部分李文忠的政务。
“如今已到了南直隶,明日就可到京师。”
“好。”
朱标嘴角勾起一丝冷意,说道:“邓镇之案,不仅要从严,从重,而且要从广,但凡牵连者,皆要株连,此案由朕亲自督办,先从邓镇身上深挖,将大明皇家银行中的各处贪腐胥吏从根刨除。”
五年之前,为了推行大明皇家银行。
朝廷放宽了对淞沪之人,对南方某些区域的官吏不准在户部担任胥吏的规定,大量任用淞沪昆苏地区的官吏,这里的官吏十分精明,但也很容易和勋贵勾结起来,再加上这些地方商人众多,大明皇家银行的要职被他们占据后,很快出现了一系列经济问题。
大明皇家银行越赚钱,这种问题就越多。
如今,也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
假币案,绝非是一个偶然现象。
它背后隐藏着一股很深的势力,只是这伙势力借助邓镇之手,在侵吞和蚕食大明的皇家银行,那就是大明的官吏集团。
大明皇家银行,严格来说,法规还不清晰,没有明文规定,皇家银行的钱款,国债券,多少留给朝廷,多少留给大明皇家。
而多与少,全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官吏们,甚至如今的内阁行走的几位大臣,如夏原吉,都在悄无声息的,推动大明皇家银行赚取的银元流向朝廷的国库,而不是皇帝天子的内库。
看起来,是对财政钱权的争夺。
实际上,也是文官集团和朱明天家的一次博弈。
君权与治权,天生有冲突的点。
而如今的大明朝廷,这种冲突的战场集中在了大明皇家银行的所属权,每年的皇家银行分红,大部分留给了朝廷国库,统筹调配,大量的银元,要运送去北京,如今北京已经在修建大明皇家银行的金库,日后所有的财政收入,都要运送到北京去,再统筹调配。
以北京掌握财政分配,以南京来掌握物资调配。
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南北的平衡,让北京不至于脱离在大明政治体系之外。
而如今执政的文官,富商们,都发现大明皇家银行,乃是大明实现长治久安的重中之重,纷纷在大明皇家银行里安插人手,但是如今朱明皇室宗室,能够在皇家银行里从业的人不多,成年的几位皇子,除了周王朱橚因为被自己老丈人冯胜坑过,变得谨小慎微,勉强担负起了大明皇家银行行长一职,可是他能力有限。
如今大明皇家银行里很多关键职务,不是李存义当年安插的,就是勋贵和文官,富商们扶持进去的,甚至有一些民间银行资本家,在变相的腐蚀渗透大明皇家银行的分行行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