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吸取魔力的石头(1 / 2)

宝石的颜色很显眼,里面像是有猩红色的液体在静静的流淌着。

它的形状和大小与乔恩现在身上带着的那枚戒指上的蓝色宝石一模一样,只是在色彩上有很大的不同。

乔恩将它从书本上拿了出来,入手并不冰冷,甚至还有一些温热。

他没有直接将宝石嵌入进戒指的空位中,而是认真翻阅起了前面的那些资料,将亚德里恩留下的笔记仔细的看完。

这颗被他赋予特性的宝石和其他的四块都不一样,它可以吸收魔法物质的魔力储存起来,而在正常情况下是和乔恩戒指上的那枚一样也是冰蓝色的,变成红色的样子就代表它储存的魔力属于满负荷状态。

有必要提的一点是,这个世界中所支撑巫师施法的魔力并不类似于游戏中法师的蓝条,仅仅只是使用魔咒的能量之源。

它所代表的含义更加复杂,如果硬要往游戏中的常规法师上面靠拢的话,魔力其实更像是法强。

魔力越强大,就可以使用和学习更强大的魔法,也可以让原本威力一般的咒语变得更强,但具体限制巫师施法数量的则是体力,过量的施法会让巫师感到精神和体力不支,而从来没有什么关于魔力枯竭的说法。

当然这只是强行去靠拢,魔力也拥有其他更特殊一些的属性,比如在施法的时候,不管是魔咒还是变形术,都是调动的巫师体内的魔力对这个世界造成影响,这个时候巫师身体内的魔力会被抽调,却在总量上不会有半点减少,而抽调的时候巫师的魔力有多强,他所使用出来的魔法也就同样拥有相同的强度,并没有什么在这个咒语上运用的魔力越多咒语就变得越强的说法。

魔法强弱的具体变量除了魔力的强大与否外,其实是和施法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

总之,巫师所释放出来的咒语强弱的因素十分复杂,其中关联到很多的东西。

而乔恩现在拿到的这枚宝石,它就是能将其他巫师在施法或者制作魔法物品时释放出来的魔力吸收,然后增强乔恩自己整体施法时的魔力总量,以此来达到加强咒语的效果。

并且这颗宝石是和一个魔咒绑定的,也就是说在它被创作出来的时候,就只能被使用这个咒语。

与它最相适应的魔咒自然就是“咒立停”。

因为巫师在施法时使用出来的魔咒,都是已经成型了的,改变在外,魔力在内。

想要把这股魔力吸收并储存起来,就需要将外在的改变消除,而魔法界能做到这一点的咒语,就只有“咒立停”。

使用戒指施法将通用破解咒应用在乔恩自己身上,就可以让他免疫正常破解咒可以免疫掉的咒语,而这些咒语的效果被免疫之后,它所附带的魔力就会被宝石所吸收,储存起来以此来增强乔恩的施法。

看起来这个能力十分bug,比铁甲咒都还要强,但他能免疫咒语的前提是乔恩自己正常用魔杖使用破解咒的时候,就可以将这个咒语抹除掉。

而用魔杖使用破解咒,他要是没有成功还能想其他办法再规避掉袭击他的魔咒,要是施加在身体上的话,那咒语不射中他,他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的住

要是能承受的住那当然还好说,要是承受不住,那也没后续了,直接就当场生效。

而且通用破解咒对三大不可饶恕咒都是没有办法抵御的,也就是说,他就算把破解咒研究的再深入也没有办法到无视索命咒的程度。

除了那个可以将能免疫的魔咒魔力储存起来,再提升他自己的施法强度的功能还很不错以外,其实浪费一个宝石位去学习“咒立停”对乔恩来说是有些吃亏的。

毕竟如果他真想去加强自身的防御,等以后把铁甲咒学会了,直接用在戒指上,那就算有些咒语他抵抗不住,铁甲咒在破碎之前都可以帮他抵消掉魔咒的部分威力。

不像破解咒,能挡就是完全挡掉,不能挡就是一点也不能挡,纯粹就是赌。

不过,这枚宝石除了可以通过“咒立停”的抹消吸收咒语的魔力之外,也可以吸走魔法物品上的魔力。

就像前不久图书馆中绝大部分的禁书都失去了原有的魔力,应该就是它感应到了乔恩带进城堡的戒指,被动的触发了一次,将那些禁书中的魔力全都吸走了。

现在这枚宝石就已经是接近吸饱了的状态,浓稠的魔力直接将它变成了血红色。

这足以见得它所能容纳的魔力可以有多强,被存放在禁书区中的这些禁书有不少都蕴含着强大的魔力,因为制作出书籍的作者他们本身的魔力就很强,而整片禁书区基本上都要被宝石给吸完了。

但这明显是一次意外情况,乔恩在亚德里恩的笔记中能看到,如果他将宝石镶嵌在戒指上的话,那戒指所能收纳的魔力,最多只有他自身的魔力加上宝石原有的魔力强度之和,比这个数值高的就吸不了了。

也就是说如果让乔恩一开始拿着这枚空掉的宝石来图书馆里吸,他甚至有可能一本书上的魔力都吸不走,毕竟他今年才12岁,身体内的魔力远还没有成长到最旺盛的时候。

凡是能写书并且在书上留下魔力的人,肯定都要比他的魔力强。

可现在宝石内的魔力基本是相当于吸满了的状态,和他自身的魔力相加之下绝对要远超魔法界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巫师,他完全可以用这枚宝石去解决塔楼中的那三幅画像。

毕竟,那三幅画像可都是切切实实的魔法物品。

乔恩将书前面所有的笔记都看完以后,皱起的眉头虽然舒展开了,但脸上却并没有露出什么喜悦的表情。

他面无表情的,又一次将这本书从头翻到尾,最终目光定格在了其中一句不起眼的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