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城(1 / 2)

第1章 ,小城

今天是公元一九中校门口台阶上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男的手上拿着个书包,笑眯眯看着一旁手捧大洋碗吃早点的女孩。

路过的考生不时对两人投来莫明的目光。

吃早点的女孩受不了了,吃都没吃完,就把还有大半碗米线儿的大洋碗往男孩身上一推,抢过男孩手中的书包:

“伟哥,我吃饱了,你回客去啦;”

说完不等男孩回应站起身扭头就冲进学校大门内。

男孩捧着大洋碗站了起来:

“小雅你再吃点儿嘛,饿着肚子咋个考;”

“饱了,真饱了,伟哥你回客啦;”

女孩头也不回的说。

“小雅不要慌,好好考啊;”

男孩紧急着追了一句过去。

女孩没回应他,埋头往里走。

男孩就这么定定站着看,直到女孩走入教学楼消失不见才单手端着大洋碗回头走人。

这座小县城的中心双龙路边上有一家米线儿馆,名叫“来一碗”;

开了有七八年了,因为地段好,开得早,人流大;天时地利人和占了个全,从开张那天起,生意一直火爆,没几年的时间这家人就成了最先富起来的一小批人。

老板姓杨,大名二狗;杨二狗名字虽土,人却生得仪表堂堂,高大威猛,身高达到了一米八五;这样的身高在八十年代的南方小县城是极少见的。

杨二狗一共生了三个儿子,上文中那个给女孩子送米线儿的男孩子就是他最小的儿子。

杨二狗三个儿子个子都很高,完美的继承了他的基因;特别是老三杨小伟今年才十米九五

高倒是高了,可就是太瘦,跟竹竿儿似的,仿佛一阵风都吹得倒;街坊小伙伴自然也就竹竿儿竹竿儿的乱叫。

久而久之就没人叫他名字,无论大人小孩都叫他竹竿儿,顶多那些小屁孩在后面加个哥字。

只有和他青梅竹马一齐长大的江雅叫他“伟哥”。最过分的是外人叫也就叫了,到最后连自己家人也随外人一齐叫搞得他郁闷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不过叫来叫去时间长了,别人叫习惯了,他也听习惯了;竹竿儿就竹竿儿,也没什么不好的。

他天性乐观,整天笑嘻嘻的,别人跟他开玩笑,他也笑嘻嘻学着回嘴,时间长了,别的本事先不说,倒把一张嘴练得又毒又臭。

嘴臭是臭,可人缘却很好;很多回头客来他家吃米线就是冲着他这张臭嘴而来。

一路好心情的竹竿儿,手捧大洋碗刚回到自家馆子;就听到有客人跟他打招呼:

“竹竿,大清八早的不挨和你爹煮米线儿,跑去整哪”

立马就有知道内幕的客人接话:

“又挨女朋友送早点去了敢吗积极性那是相当的高嘛”

一句话点燃了一大票人的八卦之火,不少人端着米线儿碗就挪去询问怎么回事。

竹竿儿瞅了一眼正卖力报自已料的熟客:

“死老倌儿,小心着米线儿呛死”

“讲讲嘛竹竿儿,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哂儿嘛;”

“就是嘛,我们可都是过来人,说不准还能给你支个招;”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你还打算藏一辈子敢。”

看着一众起哄的食客,竹竿儿大洋碗往桌子上重重一放,双手拄着桌子:

“咋个啦我送爱心早餐咋个啦我女朋友马上就是大学生了;等她大学毕业我们就结婚

到时候我倒要看看我爹老倌儿还敢不敢说我没出息;大学生讨回家当媳妇,问问几个人有老子的能耐”

“你小心人家上了大学就一脚蹬了你;”

有人给他唱反调。

“咋个可能老子对她实心实意,我们两个情比金坚;从小培养出来的感情呀,哪是你这些死老倌儿通过媒婆介绍的人比得了”

一番话逗得一群人哈哈大笑。

“小老砍,还不快点死过来干活,一天到晚光会练嘴;讨回家再说,真有那一天,老子跟你姓都成;”

厨房里传出他爹杨二狗的厉吼声,再一次把一众食客逗得哈哈大笑。

竹竿儿可没那个胆,灰溜溜跑进厨房帮他爹煮米线儿去了。

说起煮米线儿这活,真的很简单;

只要把米线儿放在水温六七十度的大锅里烫上一两分钟捞起,倒上骨头汤,淋上肉冒子,再放上各种调料以及葱花韭菜之类的香菜,一碗香喷喷的米线就大功告成。

当然这只是杨二狗家的做法。

米线的吃法五花八门,他们家这种叫做大锅米线,而且是猪肉米线。

有大锅自然有小锅,而且汤头多种多样;竹竿儿家的骨头汤是一种,还有鸡汤、牛汤、羊汤、鱼汤等等,不管怎么配,图的就是鲜香二字。

米线吃法不一样,就连叫法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叫米干,干米线而已一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