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决定收台湾(1 / 2)

舰队再入金门,郑成功隆重的又一次欢迎了王学军。

他是真正佩服了王学军,就这么轻轻松松的走一趟广州,就说服了李成栋的反清,将整个大清的注意力再一次调到了西南。

然后两个人就开始研究怎么样收复台湾。

其实这时候收复台湾是有基础的。

想当年郑成功他老爹郑芝龙,在台湾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郑芝龙做海盗的时候,他就在福建招揽汉族百姓,到台湾去定居,开发整个台湾,为将来自己在台湾成为海外之王,做足了准备。

当年郑芝龙的政策是,只要有福建的百姓去台湾开发建设,他不但免费运输,而且立刻赠送种子耕牛农具。

就在短短的20年之中,在福建地区没有土地和活不下去的百姓,足足有五万家,接近三十万人口,迁徙到了台湾。这就为历史上郑成功收复台湾并且站稳脚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郑成功在占领金门之后,就已经将眼光放在了老爹的根基台湾上。

所以对台湾的现状真是了如指掌。

不过在真正的历史上,郑成功要到十年之后,才发动了收复台湾的战役。

原因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郑成功还是个雏,要兵没兵要将没将,面对满清,苦苦支撑着呢。

不过这个历史已经改变了。

不但他得到了王学军大力的贷款资金支持,同时他又得到了王学军归还的三百条战舰,2万名原先的将士。

可谓兵精粮足。如果再有王学军的舰队配合,收复台湾,就有了十足的把握。

这时候郑成功就站在收集的巨大地图面前,兴奋的向王学军介绍:“台湾,沃野数千里,实霸王之区。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国牵制东南满清;使人耕种,可以足其食。上至基隆、淡水,硝磺所产,足可供应大人军工厂所需。且横绝大海,四通外国,置船兴贩,桅舵铜铁不忧乏用。移诸镇兵士眷口其间,十年生聚,十年教养,而国可富,兵可强,进攻退守,真足与網

对于这样的规划,王学军深以为然,但心中不由得深感危机。

因为郑成功这样的规划,却在不知不觉间,暴露了他的野心。让王学军感觉到可能会有隐患。

是不是打下台湾之后,自己的舰队就不走了也省得后来郑成功独据台湾,尾大不掉

不过听着郑成功的侃侃而谈,王学军却在心中打起了小九九,开始计算自己手头的兵力,能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夺下台湾,还要守住它,就需要兵力,主要就是海军。

而自己现在海军的力量是什么样子呢

俞敏忠的海军,有远级战舰五十,破虏级战舰五十艏,有福船三艏。其他辅助船只不算。

有副提督孙强的海防舰队,合计老旧的各种战舰二百艏。

有海军陆战队两万。

看着实力是不小。

但摊子也大。

现在孙强的海防舰队,主要的任务就是协防李岩的山东黄河沿线。

只要满清对黄河防线发动进攻,孙强的海防舰队,就立刻挥师北上进攻天津沿海一带,威胁北京。

让满清不能发动全部精力,进攻黄河沿线。压制着满清,必须将大批的精锐部队滞留在华北地区,不敢轻举妄动。

这才有了黄河防线的稳定,才有了他在长江南北地区,集中大部分精力,和满清争霸的条件。

一旦把孙强的海防舰队调到台湾来防守,就等于给满清解了套。

那么掌控在华北地区的满清,接近四五十万的大军,就如脱缰的野马,毫无顾忌的向黄河沿线发动进攻。

以现在自己的实力,到时候鹿死谁手,就有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那么剩下的就是自己手中,掌握的俞敏忠的这一支舰队。

但这一次舰队的任务更重。

首先说,未来收复湖南或者是四川,隔绝满清在江南的力量,还需要这一支舰队作为主力呢。

同时收复台湾的目的,是要打通和四川的贸易航线,将在日本荷兰的势力驱逐出去,独霸日本的那座银山。解决大明一直困扰着经济发展的钱荒问题。

可能有人说,就为了解决钱荒的问题,那为什么不发行纸币呢

首先白银在中原的流通,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基础习惯。

习惯这个东西是最难改变的,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钱就只有两种是真正的钱,一个是白银,一个是铜钱,其他的都不做数。

尤其从宋朝开始元朝为最,乱发交子,印出的纸币已经被人们彻底的认为那就是废纸,根本不会被百姓所接受。

如果发行纸币这一条路自己强制施行,不要说发展经济了,转眼就会摧毁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

如果要实现上面的目标,不要说俞敏忠占领台湾,就是上面的两个目标都有些捉襟见肘,兵力不足。

如果再推迟几年收复台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