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蛰伏(1 / 2)

在新明的财政支出里,有一个新鲜的明目军事援助。

这是给全国依旧坚持抗清的义士百姓的。

现在的状况是这样的。

潞王被锦衣卫劝走后,黄道周和郑鸿逹没了目标,满清多择的大军又兵临城下,这让他们很茫然。

投靠新明想都不要想,就那刘宗周的下场足可以证明,自己这些人过去, 根本就不会被委以重任,说不定也会被气死。

该怎么办

有办法,去了个潞王,这天下老朱家的王多了,找不到近的,找个远亲也成。

而就在杭州就有一个唐王朱聿健。

朱聿健命运坎坷之及,刚刚从凤阳宗室监狱放出来, 逃到了这里。

这个东西好啊, 因为他就是一个光杆王爷,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班底,更好被大家控制,就他了。

于是马士英,郑鸿逹,郑芝龙,黄道周等直接在街上把正在讨饭的朱聿健抓了过来,大家跪倒三呼万岁,建立隆武朝。

朱聿健刚一登基,大臣们立刻决定迁都。

首先一点,满清已经打到了城下,杭州城破指日可待。

二一个,这里离着新明扬州太近,按照他们阴暗的心理,即便满清不灭了他们,新明也会灭了他们。

而这时候,身后的绍兴,又冒出一个唐王监国, 那论血亲,可比朱聿健近多啦,上来就直接反对朱聿健称帝。

三面包围,岌岌可危。

逃,逃向哪里呢

去福建。

为什么去福建

因为福建是郑家兄弟的根基,基础好,再加上郑家十三芝郑成功十三个叔父,郑鸿逹也是之一都是海盗,海上力量强悍。

实在见事不好,直接往海上跑。

他们跑了,但浙江等地的抗清运动却如火如荼的再次爆发。

起因非他,那就是剃发令的强制推行。

你可以夺我财产,你可以视我为奴,但你绝对不能毁我发肤,这是汉人在高压下不得不屈服之后,最后的倔强和尊严。

这点你都要剥夺,那还说什么拼啦。

当时常州府给江阴发来严令剃发的文书,其中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话。

县令方亨叫书吏把府文写成布告张贴。当书吏写到这句话时,义愤填膺, 把笔扔到地上说:“大不了一死,就死也罢”消息很快传遍全城,立刻鼎沸起来。

推典史陈明遇为首,以“大明中兴”为旗号,自称江陰义民正式反清。

原先的典使阎应元立即把全城的户口,分别丁壮老幼详加调查。

挑选年轻力壮的男子组成民兵,会合乡兵二十余万人分班上城,每个城垛十名,按时换班。

由武举人王公略守东门,汪把总守南门,陈明遇守西门,应元自任守北门。他和陈明遇兼负昼夜巡查四门的责任。

对城中过往行人严加盘诘,肃清内奸。为了解决军械粮饷供应,阎应元同绅民商议后,委任擅长理财人士负责把城内公私所藏物资分类征集,统一分配使用。在阎应元的领导下,很快就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方面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坚守了八十七天,城破后,城内百姓仅剩“大小五十三人”而已。

当时人士写了一副对联赞扬江陰百姓的英勇牺牲精神:“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一百里江山。”

向这样的起义,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