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学校里掀起一股笃信宗教的浪潮。再也听不到骂人的脏话了,年龄幼小的孩子的捣蛋行为受到大家的强烈反感,而那些岁数较大的孩子则像中世纪时上院的世俗议员1那样,凭借自己的臂力迫使弱小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
e1 世俗议员指不是主教或大主教的贵族议员。e
菲利普的头脑一向十分活跃,渴望探索新事物,他变得十分虔诚。不久,他听说有个“圣经联合会”招收会员,便写信到伦敦去询问详情。回信说需要在一张表格上填写申请人的姓名、年龄和所在学校;还要在一份正式的声明书上签字,保证自己每天晚上念一段指定要念的圣经,为期一年;另外再交半个克朗2会费。对方解释说,这一方面是为了表明申请者要求加入“圣经联合会”的诚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分担该会的办公费用。菲利普及时地把表格和钱寄去,随后收到对方寄来的一本价值约为一个便士的日历,上面注明每天规定要念的那段经文;另外还附了一页纸,纸的一面印着一幅耶稣和羊羔的图画,另一面是一小段周围框了红线的祈祷词,每天在念圣经之前,必须先吟诵这段祈祷词。
e2 克朗,在英国旧币制中,相当于五先令的硬币。e
每天晚上,菲利普总是尽快地脱去衣服,以便赶在煤气灯熄掉之前完成他的读经任务。他勤奋用功地阅读经文,就像平常念书一样,对于那些残暴、欺骗、忘恩负义、弄虚作假和卑鄙狡诈的故事,他都不加褒贬地一气念下去。这些行为假如出现在周围的现实生活中,肯定会使他心惊胆战,而如今阅读的时候,竟然不予置评地让它们在他的脑海里掠过,因为这些行为都是在上帝的直接授意下干的。“圣经联合会”的读经办法是交替诵读旧约和新约中的篇章。有天晚上,菲利普偶尔看到耶稣基督的这样一段话:
e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所行的事,就是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e
e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3e
e3 见新约马太福音第21章第21节和第22节。e
当时这段话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但是,两三天后的那个星期天,住在任所的教堂牧师会成员正好也挑选了这段话作为他布道的内容。按说就算菲利普想要凝神倾听,恐怕也无法听得清楚,因为皇家公学的学生都被安排在唱诗班的座席上,而布道坛又设在教堂的交叉甬道的角上,这样一来,布道的牧师几乎是背对着他们。况且,距离又那么远,布道的牧师非得有一副好嗓子,还要懂得演讲的技巧,才能让坐在唱诗班座席上的孩子们听清楚自己的话。依照长久以来的习惯,挑选特坎伯雷大教堂牧师会的成员,是根据他们的学识,而不是根据他们是否具有胜任大教堂事务的实际才能。但是那段经文,也许是因为菲利普不久前刚刚念过,因而仍能相当清楚地传到他的耳中。突然他觉得这些话好像是针对自己讲的。在布道的过程中,菲利普老琢磨着那段话。那天晚上,刚睡上床,他就翻开福音书,又找到了那段经文。尽管他素来对书本上看到的每件事深信不疑,但已认识到圣经里有时讲得相当明确的一桩事,往往却神秘地意味着另一回事。学校里没有一个他乐意请教的人,因此他把这个问题记在心里,直到圣诞节回家度假时,他才创造出一个机会提出来。有一天吃过晚饭,刚做完祷告,凯里太太跟往常一样正清点着玛丽安拿进来的鸡蛋,并在每一只上标明日期。菲利普站在桌旁,假装懒洋洋地翻看圣经。
“我说,威廉大伯,这儿的一段话,真是这个意思吗”
他用指头点着那段经文,好像是无意中读到似的。
凯里先生抬起头来,从眼镜框的上面望着菲利普。他正拿着一份黑马厩镇时报在炉火前面烘烤。那天晚上送来的报纸,油墨还没有干透,牧师在看之前,总要先把报纸烘上十分钟。
“是哪一段”
“嗯,是讲只要有信念,就能把大山搬走的那一段。”
“如果圣经上这么说,那当然就是这个意思了,菲利普。”凯里太太语气柔和地说,一面挎起餐具篮。
菲利普望着大伯,等他回答。
“这是个信念的问题。”
“您的意思是不是说,只要真心相信,就一定能把大山搬走呢”
“要靠上帝的恩典。”牧师说。
“好了,向你大伯道个晚安吧,菲利普。”路易莎伯母说,“你总不见得今晚就想把大山搬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