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唯一的翰林学士(1 / 2)

锦衣状元 天子 1709 字 22天前

.,锦衣状元!</p>

用桂萼,朱四的语气有所变化,不是非要用,而是可以跟大臣们商议。</p>

这也明显看出来在皇帝心目中,桂萼跟朱浩差得远,甚至于可能其给朱浩提鞋都不配。</p>

但朝中大臣也都知道,桂萼是依附于张璁存在的,张璁被调西北当什么陕西左布政使去了,桂萼不被发配也就罢了,居然还要接替张璁的位置?</p>

因为众大臣对于张璁被发配的原因还不清楚,只当是张璁在某些方面并不尽如皇帝心意,再或是皇帝这么做是为杨一清回朝铺路,没人知道其实是朱浩举报了张璁,令张璁被发配,远去陕西。</p>

现在众大臣只能在心里琢磨一下,还有谁比较适合“议礼翰林学士”的位置。</p>

既然要议礼,那就只能从议礼派的官员中出人,可朝中正统文官没有一个是议礼派的,除非让黄瓒、席书二人兼任,不然就只能从一些刚入朝不久的人当中推举出来。</p>

突然间众大臣很捉急。</p>

即将死一个唐寅,又走了一个张璁,这翰林学士还非要皇帝身边人来当。</p>

让我们举荐,这不是为难人吗?</p>

“你们没什么意见吗?”</p>

朱四见众大臣一个发声的都没有,显得很不耐烦,道,“平时见你们对朝事有着诸多议论,难道在这件事上连个合适的人选都推不出来?还是说,你们也认同朕的观点,认为桂萼乃最佳人选?”</p>

桂萼是个屁!</p>

大臣们很多都在心里叱骂。</p>

反正议礼翰林学士就是皇帝玩手段的幌子,你自己凭空创造出来的职位,留给你自己安排,自个儿慢慢玩去。</p>

张左道:“陛下,此等事应当交由诸位臣僚回去后慢慢商议后才确定下来,不用急于一时。”</p>

张左的话,算是给了群臣一个缓冲余地。</p>

看起来皇帝对于安排新的议礼翰林学士不太着急,两个翰林学士……如果桂萼被提拔起来,那跟朱浩理论上就是平级的,不管皇帝宠信谁,那以后桂萼跟朱浩间就要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p>

“嗯。”</p>

朱四点头道,“诸位卿家不可懈怠,还是早点定下来为好,不然的话,此差事或只能让朱学士兼任,这应该不是你们想看到的吧?”</p>

既当礼部右侍郎,还是翰林学士,翰林院和詹事府的事情都交给朱浩打理。</p>

可问题是……先前掌院事的翰林学士贾咏应该作何安排?</p>

皇帝不会把他给忘了吧?</p>

石珤跟贾咏非常要好,眼见皇帝要解散朝会,急忙走了出来提醒:“陛下,那贾学士呢?”</p>

朱四道:“不是让他入阁吗?以文渊阁大学士入阁,接替唐寅,翰林院的差事他先放了!就这样罢!”</p>

石珤听到这里,彻底轻松下来。</p>

贾咏入阁一直都悬而未决,在此等时候居然给彻底定了下来,而本来有机会入阁的朱浩,再或者是回朝的杨一清,好像皇帝都没做相关的考量,直接就同意让贾咏入阁。</p>

这对传统文臣来说,也算是有得有失。</p>

……</p>

……</p>

内阁值房。</p>

费宏、刘春和石珤,正在等候新的内阁大学士贾咏到来。</p>

谕旨已经发出,料想贾咏得到旨意后,很快就会过来,对贾咏来说一直期盼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对石珤来说,也像是守得云开见月明。</p>

内阁中一下子清静多了。</p>

少了黄瓒和唐寅,议礼派的人就此全军覆没,中立俩,还有两个护礼派干将。</p>

表面看起来,护礼派大获全胜。</p>

但石珤却知道,问题没那么简单,因为排在内阁前两位的费宏和刘春都属于中立派,在朝中,只要不是自己派系的都属于敌人……尤其费宏还是个“墙头草”,在左顺门事件中主动替皇帝去劝说大臣。</p>

有费宏在首辅位置上一天,传统文官就没有出头之日。</p>

刘春发出感慨:“以目前的情形而言,翰林院似乎就只剩下敬道一个翰林学士了啊?”</p>

石珤和费宏闻言都打量过去。</p>

言语直白而浅显,但问题却很尖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