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凡事争一半(求保底月票)(1 / 2)

锦衣状元 天子 1846 字 22天前

内阁。</p>

蒋冕将孙交报上来的一份有关从天津调运船只的上奏,交给杨廷和。</p>

杨廷和看完后,未置可否。</p>

蒋冕道:「陛下于天津等北方沿海港口造船,总觉得透出一股邪性。」</p>

同样都是当皇帝,前面那位正德皇帝忙的是怎么运作到西北去打仗,在京城则建豹房搞一些吃喝玩乐的事。</p>

眼下这位,却忙着开矿、造船、还要造什么火车。</p>

虽然从实际效用上来说,眼下这位可能更务实些,为的是赚钱而不是花钱,但从大臣角度来说,还是需要那种安分守己、只盯着朝堂那一亩三分地的皇帝,那才是他们需要的「明君圣主」。</p>

杨廷和将上报放下。</p>

蒋冕问道:「此乃户部的上奏,票拟怎么定?」</p>

杨廷和冷冷回道:「作何拟定,有什么要紧的吗?该造都造了,造出的船只也调去了江浙,此事放到朝堂上去说,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p>

事本来就不归户部管,孙交以户部的名义上奏,算是给内阁留下最后的面子。</p>

皇帝都已经调遣完毕,连通知朝臣的打算都没有,还是孙交主动去询问,这才有了这么一份好像通知一般的上奏。</p>

毛纪凑过来低声问道:「此事到底是谁在背后主持?唐寅?还是张璁?」</p>

眼下皇帝身边真正能数得上号的人真心不多。</p>

唐寅算是兴王府出身中,除了跟随皇帝入宫太监、锦衣卫外,最能干的一个……毕竟袁宗皋和张景明已作古,除了两位王府前长史,剩下就是小皇帝曾经的恩师。</p>

除了王府出身的,外臣中只有个张璁看起来像是一心一意为皇帝做事。</p>

蒋冕道:「张秉用从永平府知府的位置上退下来,吏部不是说要调其去南京任职?为何到现在都没动静?」</p>

毛纪叹道:「给他任命了个南京大理寺寺丞的官职,那一批官员调遣的上奏,陛下一概留中不发,现在吏部也在思量,是否于朝议时催促陛下早些定夺。」</p>

「呵呵。」蒋冕摇头苦笑,「若是安排的官职不合陛下的心意,只怕就算是朝堂上请旨,也是徒劳。」</p>

「那就给他安排个南大理寺少卿当当!」杨廷和拍板了。</p>

「这……」</p>

蒋冕闻言不由带着几分担心。</p>

张璁入朝尚且不满两年,做跟正四品的外官已经算是破格提拔,若是让其当了正四品京官,就算只是南大理寺少卿,不也乱套了?</p>

如今正德十六年那批进士中,连状元朱浩,才刚调任永平府知府呢,朱浩的官升得算是那批进士中最快的,当然,一切都建立在不跟张璁比较的情况下。</p>

毛纪也担心地问道:「此事是否应该再行斟酌。」</p>

蒋冕最初虽然想不通为何杨廷和会做此决定,但他在简单思索后,便已站在杨廷和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题。</p>

蒋冕道:「就按介夫说的跟礼部打招呼吧。这时候,不用太过计较到底是寺丞还是少卿,早些把人调走为宜。」</p>

毛纪到底在内阁排次上不如杨廷和于蒋冕,见二人做出决定,尽管他也想不通,但还是点头后离开文渊阁,去找吏部要员谈事。</p>

「敬之,难得你赞同我的提议,本来我还以为你也有看法。」杨廷和道。</p>

蒋冕道:「介夫无须担忧,眼下远未到把事情做到无法收场的地步,相信陛下那边也不会贸然激进。」</p>

话说得很隐晦。</p>

其实是在提醒杨廷和。</p>

我知道你为何会这么丧气,决定丢给张璁个南京大理寺少卿之职,是因为你预感到自己在朝时间不长久,想在走前安顿好一切</p>

,杜绝小皇帝身边一堆佞臣作妖,所以宁可顺从皇帝的意思给张璁个不合理的官职,也要把人赶到南京去吃土。</p>

我现在就是提醒你,不要把所有事都看衰,不要带有悲观绝望的情绪,事情还远没到那地步,你也没到离朝的时候。</p>

杨廷和脸上的神色稍微舒展,望着蒋冕的目光多了几分柔和和欣赏。</p>

显然他对这个未来要继承自己内阁首辅之位的朋友,平添几分信任。</p>

都是格局。</p>

蒋冕的格局,大概已经够接任首辅之位了。</p>

……</p>

……</p>

乾清宫。</p>

张佐将一份吏部最新呈报的人员调动名单,交给朱四。</p>

朱四看完后笑道:「果然,都被敬道猜中了,只要朕坚持给张璁争取个大一点的官职,就算姓杨的觉得不可理喻,还是只能接受。」</p>

张佐道:「陛下,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就算是大理寺少卿,但调去南京……只怕也帮不上陛下太多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