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代君王日常(2 / 2)

锦衣状元 天子 1870 字 24天前

朱四登基后,南京守备太监戴义,此人也属于被排挤的一派,身处江南急需立功,想早些回京述职,便在正月奏报南京问题。</p>

「……南京锦衣、江淮等卫,原设水军马快战船。永乐间迁都北京,遂专以运送郊庙献新及上供品物,军需器仗。其后管运内臣,假托虚增,肆为女干利。」</p>

当时的请旨内容,是要裁撤舰船。</p>

而正月朱四的回复,是「不宜纷更,如弘治年例,以后不许再议增减」。</p>

这份诏书下去,南京锦衣卫还是有办法赚钱,就是以巡江官校的名义,敲诈勒索过往船只,再次引来民怨沸腾。</p>

朱浩代皇帝批复:「革锦衣卫巡江官校。」</p>

来个一了百了。</p>

……</p>

……</p>

第五份。</p>

涉及到杨廷和弟弟杨廷仪。</p>

朝中有数名言官,以其贪赃枉法,对其参劾。</p>

此人历史上于正德十六年,嘉靖帝刚登基时,便被给事中方凤给参劾贪墨枉法,当时杨廷仪便以疾病为由请辞回乡,而因为朱浩的出现,新皇跟杨廷和势力相斗异常激烈,以至于方凤参劾杨廷仪之事并没有出现。</p>

这就是蝴蝶效应的影响。</p>

到现在,杨廷仪仍旧是「病休」,只是从兵部左侍郎的位置上退下来,却一直留在京城养病。</p>

年初病差不多好了,杨廷和觉得跟小皇帝的争斗有些力不从心,便想把弟弟调回朝廷,在旁辅助。</p>

朱四提出开矿后,杨廷和有意重启易州山厂,以杨廷仪以户部左侍郎来兼领此差事,一来是让杨廷仪打进户部体系,干扰小皇帝在户部内有可能进行的改革,再就是以易州山厂的供求关系,影响唐寅开采的煤炭供应。</p>

但杨廷仪这个人……</p>

有点像杨廷和的二儿子杨惇,完全是扶不起的阿斗,没有杨廷和那么深谋远虑,不是做大事的料。</p>

说白了就是一心想捞银子</p>

,中饱私囊,名声狼藉。</p>

杨廷和要不是看在杨廷仪有点能力,又是进士出身,否则也不想用这个弟弟。</p>

朱浩的批复很简单。</p>

不是有人参劾杨廷仪吗?</p>

那就安抚之。</p>

将参劾的人训斥一番,并对杨廷仪一番褒奖,对其能力予以充分肯定,全篇不提任何有关杨廷仪人品问题,也不提其跟杨廷和的关系,总的来说……就是朕知道你有罪,但就是不治你,让你下不来台。</p>

入历史上一样,都是想方设法吧杨廷仪逼走,除非杨廷和兄弟俩能厚着脸皮,继续让杨廷仪顶着舆论压力留在朝中。</p>

……</p>

……</p>

第六份。</p>

武宗皇帝驾崩快一周年了,称之为「小祥」,要派人前去康陵致祭。</p>

又是朱浩能批但不想面对的问题。</p>

朱浩代上朱批:「遣驸马都尉蔡震往康陵,总揽祭祀等事……」</p>

蔡震是明朝外戚,娶英宗第三女淳安公主为妻,正德朝时,以拷问下狱的刘瑾而名声大噪,终正德一朝,一直都负责大明宗府事,明朝的宗人府负责管理皇亲国戚等事务。</p>

朱四登基,一直想排挤朝中守旧派,按朱浩的计划,那就是不断培植依附于皇帝的新势力。</p>

所谓的新势力,就是前几朝中,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勋贵,尤其是不受待见的皇</p>

亲国戚,主要以宪宗皇帝的后嗣为主,再往前就是英宗的,这些人本来就是皇亲国戚,声望和影响力都在,还容易掌控。</p>

蔡震很识相,在朱四登基后不断给蒋太后送礼,甚至私下跟蒋轮接触,示以交好之意。</p>

朱浩这属于投桃报李,让蔡震逐步掌握实权,以皇室宗族的影响力,为小皇帝获得人脉支持。</p>

……</p>

……</p>

第七份道第十二份。</p>

全都涉及朝中人事任免。</p>

并不一定是朝中要害衙门,地方布政使司居多。</p>

吏部虽然已有人员报上,但朱四多不想遵从吏部的核选,便让朱浩从中做点文章。</p>

零碎事,朱浩也只能零碎处理。</p>

-..-到进行查看</p>

〔请不要转码阅读(类似百度)会丢失内容〕</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