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战争的后果(2 / 2)

“事权不一,乃弊病之一,然此项绝不仅于工部,诸司皆有,战策亦然。”

“建道撰、贞法守、崇国体、清伏奸、惩官邪、饬吏治,此六项为我朝需行之策。”

“今天下非无才之患,而无本心之患,陛下当明圣学以端治本,躬圣学以建治要,崇圣学以需治化,方能成就大统。”

和刘宗周谈了有近一个时辰,崇祯也是一个头两个大。因为这姓刘的和冯铨不一样。

后者崇祯为啥一直留着?

就是因为用的舒心,办事可靠而且听话,有时候小贪了点儿,可往往都是点到即止,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人家自己就知道察言观色,然后赶紧闭嘴。

至于刘宗周,虽然忠心和清廉都有了,但就从这第一次接触来看,这货和史可法一样硬,还是个老顽固。

问他轮班匠的事儿,东扯西拉出来一堆没用的话,最后把该问的问完了,崇祯也就让他赶紧回去。

再多谈一会,这头就要炸了。

刘宗周也是个直言直语的性子,一堆狗屁不通的治国建议,听起来条条是道。

按他说的,崇祯目前治国方式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就没一个方向是对的。

刘宗周坚决反对崇祯重用汤若望、南怀仁,说这些洋鬼子是异端之人,刚才还请崇祯将他们“放还本国,以永绝异端之根。”

除此之外,刘宗周更坚决反对制造和革新火器,更拒绝接纳西洋的天主教。

“臣闻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其次桓文之节制,下此非所论矣。”

“今日不待人而恃器,国威所以愈顿也,而火器终无益于成败之数。”

看看,这些大道理是不一套一套的,听起来煞有其事,可崇祯完全一耳听一耳冒,打心眼里认为这货就是个老顽固。

不过说来说去,总归还是要说回轮班匠上来。

按他所说,去年全国地区的在册班匠为总数为十二万二千四百八十六人。

在被裁撤前,南京工部管理的是江西、湖广、福建三布政司的班匠,崇祯十八年底最后一次核定,这些地区的班匠人数为三万九千六百九十五人。

崇祯十九年议撤南京六部,江西、湖广、福建三布政司的班匠划归为京师工部统管。

京师工部原本管理的则是浙江、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五省及应天等二十六府的班匠,崇祯十八年底的人数在十四万余。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这两年来,大明国内的在册班匠有少无多,竟然比崇祯十九年撤南京六部之前,生生少了近六万人。

这六万人去哪儿了?

实际上,去年工部核定全国班匠人数,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山西、陕西七省并无任何班匠在册。

山西是崇祯十九年才开始逐步收复,陕西则是大顺流贼的老本营,至于云南、湖广和四川,早就脱离了朝廷的掌控范围。

这七省烽火连年,饿殍遍野,卫所早就名存实亡,匠户也大多死亡,余的也是流亡它乡。

崇祯二十年工部核定全国班匠的时候,根本无法统计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山西、陕西七省的实际班匠人数。

这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去年工部核定的在册班匠人数,有很多也是战乱前其它省份逃过去的。

真实的人数,可能比这还要少。